前富国银行高管,现专职交叉营销咨询,Mike Moebs 解释说,那些没什么油水可捞的客户,银行平均一个人头赚41刀。鼓励现有客户购买“富国全家桶”才是盈利的关键。 很难准确得知,主动式交叉营销带来的利润具体是多少。(当然,这仅仅是对外界而言;高官们对此应该是一清二楚) 我们不妨粗略估算一下:富国银行现有客户约七千万。在过去的十三年中,也就是雇员为达到销售业绩不择手段的十三年,人均购买产品数量从四种上升到六种多。 这意味着卖出了一亿四千多万份产品,将更多的客户从低油水的“人均41美元”发展成为“千元高价值客户”。 这一亿四千多万份产品,带来了上百亿,甚至是上千亿的营收。这里面,当然离不开数千销售人员的辛勤汗(口)水。 所有的“受灾群众”中,仅仅200万幸运儿得以成功脱身。 …… “独创”的销售手段,使得富国银行赚的盆满钵满。也自然而然的招致同行的红(模)眼(仿)。 事实上,这笔巨额罚款,在更加巨额的盈利面前,只是九牛一毛。然而此次事件传递出的讯息却让人细思恐极。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扩大产品销量,赚钱才是王道,罚款再多也是毛毛雨。 监管无力 这场猫鼠游戏背后的数学,折射出一个无力的现实:即便是行业内最严厉的制裁措施,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双方的实力悬殊太大。
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的全年预算,统共也就6亿美金多一点。相比较之下,富国银行的年收益就已经超过80亿美元。 更何况,CFPB要管的可不止富国银行一家。数以千计的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其他机构,都在CFPB的管辖范围内。 《纽约客》记者曾经就此现象专访过Kermit Schoenholtz。此君是花旗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现供职于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银行金融学教授。还和同事合作出版过一本银行业的入门教材。Kermit表示,自上世纪大萧条以来,行业规范就成了摆设,全靠银行自觉了。 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政府的银行监管部门,在可利用的资源上是无法和银行匹敌的。 罚款的初衷有两条。一是惩罚错误的行为。二是杀鸡儆猴,让其他人看到不守规矩的后果。结果是然并卵。
他还解释说,对银行来说,假装自己乖乖的,实在是太容易了。 在富国银行案中,最令人震惊的事实之一,莫过于违法行为的明目张胆。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欺诈行为都是悄悄的,秘密的操控价值达数百万亿美元的衍生品合同以及银行贷款的LIBOR利率。 “Libor(LondonInterbank Offered Rate ),即伦敦同业拆借利率, 是指伦敦的第一流银行之间短期资金借贷的利率, 是国际金融市场中大多数浮动利率的基础利率。 作为银行从市场上筹集资金进行转贷的融资成本, 贷款协议中议定的LIBOR通常是由几家指定的参考银行, 在规定的时间(一般是伦敦时间上午11:00)报价的平均利率。” Kermit还指出,规模如此之大的银行,对几十万员工的行为实现全面监控的难度非常大。 规范员工的行为,并不是高管们仅凭的一腔热情就能做到。必须对高管们施加足够的压力,让他们明白违规或不作为的代价,激发他们内心深层的恐惧。违规的代价必须大到让股东坐不住,让CEO下课换人。此外,公司的高管无论是涉嫌直接操控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都须面临欺诈指控。 光环依旧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现任CEO,John G. Stumpf 对手下员工的违法操作知情。在有效的规章制度下,数额大到肉痛的罚款会让他无论如何也要将此事彻查,直至水落石出。 然而,直播,事实并非如此。 让我们看看,监管失职的Stumpf都付出了什么代价吧。 这里还要再啰嗦一句,这桩丑闻,最早可是在2011年就有媒体曝光,2013年还有过专题报道的。 那一年,Stumpf 荣获“年度欧洲货币银行家”称号。 去年,Stumpf 被任命为晨星网(Morningstar,国际权威基金评级机构)的CEO,年入两千万美金。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