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会有人问,在谈刷阅读数的时候,去扯什么标题党,这不是为刷量者转移视线吗?然而,两者其实是有必然联系的:绝大多数标题党,都是问了阅读数而存在。 从商业的角度看,那些在微信生态中赚了钱的大号们应该感谢阅读数的存在。因为阅读数的存在,使资本对公众号的投放有了基本的参照物,这在一定程度上繁荣了微信生态。 但也有例外因阅读数而扭曲,就是那些垂直生态的耕耘者,比如这次裸奔事件中被曝光的餐饮业账号、酒业账号或者科技行业账号,这些账号与大众读物相比,本来就细分、垂直,内容专业,读者群狭小,但外界却偏偏要拿阅读数去衡量它们的价值,为了自保,只好去购买阅读量,结果就产生了现在的局面:一个酒业账号平常文章动辄十万加,然而裸奔之后,却只有几千。你说它没有价值吗,它欺骗客户了吗,它依旧是行业内影响力最大的微信公众号。 受阅读量KPI扭曲最严重的其实是微信生态里的原创内容,现在老老实实码字的作者可能并没有绝迹,但如果不改变风格肯定很难风光,在100000+的指挥下,这里诞生了一种新的文体,一说大家都明白,一篇文章最多二百个字,却配了几十副图,文字像诗歌一样排列,然而说的却是大白话,最最关键的是,这些文字和图片都是借来的,拼在一起却形成了原创,很高产的,不抄袭的,100000+的原创......这里没有文笔细腻的散文,没有逻辑缜密的评论,也没有叙述精彩的故事,只有100000+的原创。 当然,还有你们都懂的迷蒙体。或许,这里,本来就是个令人迷蒙的世界。 作者本身是微信公众号的早期玩家,同时也所谓大号在运营,可说是阅读数规则的受益者,但,还是提议微信不妨重新研讨游戏规则,这不仅是为了消灭灰色产业链,更关键的是那些因此一标杆产生的负面影响:它等于为后来的作者贴上了新手标签增加了难度限制了成就感,它使原创者因陷入竞位而无法静心写作,它鼓励了标题党的流行...... 作为一个折中的办法,微信不妨把阅读数的显示设置为作者可选项,这样,那些对自己数据自信的,特别渴望被商业价值看中的微信号就可以选择呈现自己的阅读数,而另外那些不那么想参与到竞争中去的作者,则可以继续躲进小楼成一统。 不也很好吗?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