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新理念和创新哲学出发,“一带一路”的提出就是创新的过程,因为它提出了新的时代观和新的愿景。如今,我们正看到东西方两极分化的发展逐渐消失,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正进入了欧亚时刻,也就是说亚太地区在全球当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一带一路”就是最大的机遇,当然不是唯一的,在习近平主席宣布“一带一路”倡议之前,不同的国家都有或大或小的科技计划和政策来发挥其在欧亚地区和全球科技创新当中的主导作用,相对而言,“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它把不同领域、不同国家地区的开放式合作精神发挥到最大,其中这种合作就包括了多层次的发展。 对于“一带一路”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贡献更是难以想象,它集结了亚太地区50亿人口的智慧和才华,一起通过科技合作面对发展中的瓶颈和问题,从交通体系、能源体系乃至城市零消耗增长;从循环经济、气候安全到空间探索;从包容性创新、多元化哲学到文化互融。因此,“一带一路”发展需要聚焦不同的决策制定文化、不同的科技创新实践方式、不同的科技资金来源等等。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有政府资金支持研究;需要开展产学研的多方合作;需要建立跨领域、跨学科的合作来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同时,我们也需要对体制进行改革,争取建立一个一体化的社区。
| 刘卫东,中科院地理资源所“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一带一路”是包容性发展的平台 “一带一路”来自于习近平主席对于中亚和东南亚国两次的访问,这两次访问里提到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议,现在“一带一路”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统领性的战略,“一带一路”已经取得了非常多的成绩,应该是取得了很好的开局,中巴经济走廊已经动工了,中泰铁路今年年底即将动工等等。但如今对于“一带一路”的解读仍存在一些误区,首先,很多部门在推进“一带一路”实施方案中,把原来的工作简单的扣上了“一带一路”的帽子。其次,很多人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工程,其实不是,它是全世界企业和政府都可以参与进来的大平台,只不过是由中国提出的倡议。最后,众多政府官员、学者都认为只有中国政府主导的项目才算做“一带一路”建设,其实最近,习总书记已经明确希望第三方可以顺利参与进“一带一路”的建设。因此,我认为“一带一路”的核心理念是包容性全球化。 包容性是什么?一个是开放包容,开放的态度,另外一个是工商共建共享选择,共同发展,共享繁荣,所谓的“一带一路”,大家理解为要做个蛋糕每个人做一块,不是你多一块我少一块,核心问题是把蛋糕做大共同分享,大家可以一起做个蛋糕,先把蛋糕做大再一起分享。 全球化的特点是资本可以自由流动,从简单的“中心—外围”模型转变成一个三元模型,即“中心—新兴国家—外围”。 最后,很多人以为我们要重建历史上的东西,其实不是,“一带一路”是一个包容性发展的平台,它不是一个政府的工程,为什么政府的角色那么多呢?其实资本市场,企业,包括民间更多的要素都应积极参与进来。同时“一带一路”不是单向的输出,中国和发达国家技术管理的差异还很大,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实现科技创新的互补互助。另外,“一带一路”不是我们地缘的手段,“一带一路”是合作平台,尤其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技创新合作的大平台,创新要素在这里能够获得更多的价值创造。
| 陈宝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所所长 ?全球创新治理框架下的“一带一路”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