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新喜 近年来,VR、AR行业成了各路资本眼中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影视、游戏、互联网多个领域的巨头公司与创业者均对VR展开布局,VR创业公司高额融资的消息也频频传出,公开资料显示,去年国内有29家VR/AR企业获得融资,而今年仅3月就有14家VR/AR企业获得融资,其中有12家企业融资金额达到千万元以上。这使得市场非常浮躁,从巨头到创业者,均想从中分一杯羹。 智能眼镜市场乱象:从眼镜盒子,到头戴影院,都借VR概念来包装 VR的火爆也引发了智能视频眼镜行业的一些躁动,随着诸多资本介入以及各大媒体的追捧,更让一些智能视频眼镜厂商开始焦虑,也纷纷借势VR这个大热门来吸引关注,从眼镜盒子,到头戴影院,VR眼镜、 智能视频眼镜等都声称自己是VR。这背后原因很简单,就是借助VR的火热势头赚一波快钱。 根据相关业界人士的数据透露:目前国内市场上,已经有几百个不同形态的VR眼镜盒子产品,主流价格在一百到几百元之间。另外,有许多仅需30元就能用透镜和硬纸板就做出来的简易VR设备产品泛滥于市场。各初创公司的推出的眼镜盒子的售价普遍在300元以下。 总体来看,许多企业都在打低价牌吸引用户,美其名曰为普及用户的体验成本。但在这种思维主导下,各种“山寨”头盔和粗制滥造的VR眼镜甚至伪VR眼镜与盒子开始多了起来,国内,大大小小的硬件显已有百余家,许多公司研发几个月就推出产品,多数主打低价位抢用户抢市场,而在产品打磨上并未体现技术优势。 VR眼镜与智能视频眼镜究竟有哪些区别呢? VR眼镜与智能视频眼镜之所以被混淆概念,在于许多厂商想借助VR概念赢得资本青睐与用户追捧,但事实上很可能会走向反面。我们首先知道VR眼镜和智能视频眼镜均采用头戴近眼显示形态。不同于传统的平板显示屏呈现实像,两者都是在接近眼睛处采用放大光学系统,在人眼前方形成虚拟放大的图像。 但在显示屏方面,目前VR眼镜使用的就是手机显示屏,通过单片放大镜将图像放大,颗粒感非常明显。而智能视频眼镜使用的是微型显示屏,其精细度非常高,放大光学系统的精密度类似单反相机,所以呈现的图像非常清晰精细。Sony公司在2011年至2014年间推出的HMZ-T视频眼镜系列产品就是采用两片分辨率为1280*720的微显示屏,在2015年11月,纳德光学在高交会上展出的GOOVIS第一代智能视频眼镜,单眼分辨率也已经达到FHD(1920*1080)。 其次,智能视频眼镜与VR眼镜在体验上是有本质的不同。前者强调的是视觉上的完美呈现与更加移动化、没有场景限制的新型观影体验。VR眼镜主要是由计算机生成虚拟环境,并让大脑信以为真,通过头部和体感动作的捕捉,身历其境地与内容做互动,讲究的是用户与虚拟世界的交互与沉浸感。也就是说,智能视频眼镜所带来的3D技术是单向的,atv,即讲究终端设备呈现出立体的视觉效果,而VR呈现出来的虚拟现实场景是讲究通过人机界面、控制设备等实现人机交互。 如果试图通过打VR概念将其中的区别模糊化,不仅让智能眼镜等产品定位出现问题,也让用户困惑,让潜在目标用户不断流失。加上近期又兴起了“微型投影”风,许多用户就更加困惑了。事实上,在整个行业的技术与内容尚未到达成熟阶段,创业者产品并无核心技术优势的时候,过早将自身产品搭上VR的概念,反而会成为负担。原因在于,VR代表的是未来的科技,用户对产品期待与要求标准就不一样,他们很难会为一种体验粗糙的VR产品买单;其次是许多手机盒子与眼镜产品就其属性来说,并非VR产品,而更多的是搭上VR的快车制造概念吸引用户眼球。 尽管VR市场如火如荼,但真正体验良好的VR产品少之又少 对智能眼镜等产品来说,移动观影这一需求需要用到的核心主要是头戴3D显示技术。不少厂商尚不具备做出真正的具有3D影院级效果(高清晰、高画质、大画面)智能视频眼镜的能力,在3D影院级效果尚未做好就冠上VR的概念,但又难以做出优质的VR效果呈现。而当前的许多VR眼镜,也没有很好地解决观影的便携化、移动化,以及产品眩晕感与颗粒感、延迟等诸多问题。许多便宜的VR盒子,由于使用手机屏幕,颗粒感严重,佩戴超过一段时间就会产生眩晕、恶心等症状,眼睛和身体产生不适。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