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计算机时代、互联网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后,我们的机会来了。咱中国人,虽然以前技术落后,但是看东西能看得非常远。比如,computer 这个词,我们一下子就翻译成了“电脑”,真太牛了!我很早之前就注意并提到过这个问题。想想看,中国人 90 年代才接触电脑,而美国 IBM 在60年代就有了。但他们把它叫做 computer (计算工具),他们认为它就是用来计算的。到了法国人那里,他们惯于用 nformatique 一词,强调“信息处理”。如果那时你到法国学计算机,观念上一般学的是“信息处理”,而不单单是“计算”了。然而,无论是法国人还是美国人,英语还是法语,都只是描述了它的技术层面的功能;只有中国人一下就把它翻译成了“电脑”,把它的终极目的淋漓尽致展现出来了——所有的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等,全部都是为了让这个“电”的东西最终变成“脑”。这就是我认为人类未来一两百年将要做的最伟大的事情。如果这能成为一次新的工业革命的话,它一定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
这方面的宏观商机在我看来有清晰的两个方向:一个是参与释放人脑潜能的全过程——把这个器官不应该承载的东西全部扔掉。所有的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全都是为了让大脑从一个简单的无效的信息存储器变得越空越好,拆解大脑的结构,看看哪些不应该让它再承担了。下棋可不可以用 AlphaGo 来下?单词可不可以不背,用生物芯片来承载?背词典的时代已经快过去了,你所有的单词背了也是白背,我打一针全都会了。这些东西都是在释放和清空人类大脑不应该再承载的功能。这跟我们的车床、机器人一样,释放了我们人类作为制造工具的功能,不再把石头做成斧子,把树变成箭。不需要了。我们用车床、模具一弄,它就出来了。这就是一个方向。 而另一个方向是:当人脑的传统功能不断被清空,人类不该需要思考需要记忆的就不再去思考记忆了,那另一个商机也就来了。这个被清空的人脑要重新注入进什么?VR 就来了。如果我们脑子的承载是满的,我们为什么要 VR?我连现实都还看不过来呢。如果这就是我们认为的大的方向的话,“脑穿越”三个字所承载的,其实是捕捉人类未来发展的这样的浪潮。这个浪潮,不只是一个小小浪花转瞬既逝,而将是一两百年的洪荒之力推助出的狂澜。工业革命都要近两百年,那人的大脑如此复杂的东西,我能设想,逻辑上来说,起码也要两百年,这个不断释放大脑和重新装备大脑的全过程才会接近完成。
这既令人兴奋,也令人难以捉摸。要想引领这样一波浪潮,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变成一个真正的“智人”和“游戏的人”。也就是说,我们要把人性的这两极做到极致,思考我们怎样在轻松愉快的方式中去探索最深刻的传统现实(非虚拟现实)中不能实现的东西。我们做每一件事,写每一行代码的时候,去思考它究竟有没有意义,有没有改变什么现实,能不能令我们自己心跳加快。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去创造一个传统现实中不存在但又必须存在的东西。这就是我理解的虚拟现实,是一种崭新的组构信息和内容的体验方式。 我坚信,技术实现的手段,最后一定会脱离所有外在的东西。比如说编程语言,人类的思维往往是先就范机器,然后再慢慢回到人。最早的编程语言在研究机器怎么运行,怎么用二进制代码实现物理层次的东西,那时候我们能想到的只是机器而不是人,更不是世界。到了 C 语言,真正的高级编程语言诞生,其伟大革命性在于,它开始即照顾了机器又理解了人,它开始照顾了日常使用自然语言(英文)的人怎么能够和机器“自然”地沟通。到了 C++,真正诞生了更高级的编程语言,远离了机器,它不管机器是怎么运行的,j2直播,它只在乎人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构成和运行的。这是一个轮胎我就写一个轮胎,这是一个引擎我就写一个引擎,这是一个车壳我就写一个车壳;然后我再考虑怎样将它们组合做成一台车。它之所以不考虑机器那极的东西,是因为前面的 infrastructure(此处意为基本功能代码)都已经层层建立起来了,它通过编译器不断转换,从面向世界,到人,再到机器。我想 VR 也会是这样。虽然现在VR的设计组构等还是要就范硬件,就范机器一侧,但我坚信未来人们一定会发展出远离任何硬件等“附加的”、“外在的”、“非自然的”东西。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