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猜想中国芯片部门在制定追赶策略时,肯定不会料想在智能手机时代,英特尔也会陷入挣扎和无奈,不知道,他们是否会接着制定追赶高通或者联发科的策略,更加尴尬的是,中国人又常常对这些目标产生幻想,也就是那种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达成的幻想,最起码,要弄出个“已经达成”的样子,这就出现了政府大量采购,大量拨款,甚至拟定把外国芯片挡在门外的保护政策,这些违背商业本质规律的决策,注定又让中国“芯”碎。 忍痛断奶,沉淀技术救我中国“芯”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符合自身规律,半导体行业没有捷径可走,或许,我们可以制定Aggressive的目标,但一定是在了解事物运行规律和自身能力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否则,只会在不切实际的目标中,不断地消耗社会资源,换来的也只是一些干瘪的政绩数字。事实上,一个行业的成功需要体制、人才以及顺应趋势,具体到中国芯片行业,与其制定宏伟不切实际的目标,花钱如流水地换政绩,倒不如脚踏实地培养芯片相关产业的人才、沉淀技术,花5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做点实事儿,相信会有一些可观的收获。
通常来讲,一个高科技行业的发展,总要归结于人的发展。现在,大家都知道芯片重要,不仅仅关乎钱和利益,更关乎国家信息的安全,当然,总是从国外进口,领导面子上也挂不住,于是,中国大地上掀起轰轰烈烈的“芯片”创业潮,大量的资金流向了顾问和演说家,大家都希望成为导师,在中国,嘴皮子利索的人,更容易拿到补贴,而后他们大肆宣传、打广告、拍照、举行激情四射的演讲,但显然,这些人都不直接创造价值,更明智地做法就是“高薪养技”,把那些用于兴建工业园区的钱,全都给技术人才,或者从硅谷这些科技圣地引进一些华裔人才,避开中间环节,把资金留给真正能创造价值的人,而且,这些人的培养周期,产品的研发周期,政策也最好不要干预,更不能拍脑袋直接制定计划,要找到“懂行”的人来评估,让技术、专业凌驾于政绩之上,而且要做长期投资的准备,如果非要加上一个期限,我想至少是50年,唯有这样,中国的芯片才会有希望。 好吧,笔者承认让一个有关部门制定出“超出自己任期”的发展策略,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但中国芯片想要存活,自给自足,甚至远销国外,没有点长期奋斗的决心是不可能的,10年之于芯片行业太短,莫说自制率达到70%,能出一两个优秀的企业就已然不错,更何况,中国科技从来不引领潮流,10年后,可能又是一个新世界。(科幻星系 康斯坦丁/文)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