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台开奖现场直播 j2开奖直播报码现场
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 > 要闻 >

中国外宣旗舰媒体成长记:英文女主播20年蜕变(2)

时间:2017-04-01 23:47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手机看新闻 点击:
“那时的我,对于英语频道是有期待的,认为这将是给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大学毕业后顺利加盟央视的刘欣忆起刚入职时的情形时说,“但那个

  “那时的我,对于英语频道是有期待的,认为这将是给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大学毕业后顺利加盟央视的刘欣忆起刚入职时的情形时说,“但那个时候太早了,各方面都刚刚起步。各种技术条件、经验能力都很低。”

  彼时中国对国际传播的理解仍显简单化,这直接体现在央视对英文主播的要求上,和西方媒体相去甚远——“是对新闻播音员的要求”,只要将新闻用英语正确播出去了即完成任务,不求出彩、但求无过,刘欣说。

  对“开疆拓土”时的场景,刘欣记忆犹新:英语频道最初仅有几个小小的办公室,几个新人不得不挤在咖啡厅旁一个很小的角落里工作,没有窗户、没有通风,有的办公室甚至就是临时加筑出来的玻璃房。

  但一些积极变化也悄然而至,这背后是雄厚的人力、财力支持。通过与海外合作伙伴签署协议,CCTV-9在几年时间里迅速宣布已通过六颗卫星覆盖了全球98%的地区;同时,英文频道在2004年开始启用外国人主持节目,如原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资深媒体人Edwin Maher等,这被一些媒体观察人士视为中国电视新闻迈出的历史性一步。

  这些投入在当时的确效果良好。在日本外务省于2005年进行的一项调查中,中央电视台(包括CCTV-9)在全球家庭覆盖率上位列12家主要国际电视台榜单的第六位,在亚洲排第一;根据韩国2006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在8家世界主要电视台中(包括英国BBC、德国之声及日本NHK电视台等),CCTV-9在品牌认知度和收看体验两项中总体排名第四,且在越南单一国家内,这两项的排名分别列第二。

  不过,质疑的声音认为,央视对外传播在那个阶段对海外受众的收视情况及收视习惯了解甚微,只管对外播发,而忽略接收一端。

  电视记者向全球大规模铺出去

  2008-2009年间,对于央视“走出去”战略乃至中国外宣大棋局,迎来又一重要时间关口。这自然与2008年中国遭遇的一系列诸如西藏拉萨“3·14”事件、北京奥运会火炬海外传递被干扰、三鹿奶粉事件等国际公关危机事件不无关系,但此时更重要的国际背景是一个仍不甚明朗的国际新格局——金融危机席卷西方世界,而中国这个东方大国正悄然崛起——正在逐渐形成。

  2009年年初,一则有关中国全面启动国家公关战略的传闻在学界和媒体圈内引发热烈讨论。香港《南华早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中国希望改善自己在海外的形象,并准备花大钱建立媒体帝国以实现这一目标。海外媒体也在敏锐地捕捉相关消息,当时的《纽约时报》、《今日美国报》报道称,计划还包括学习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模式,在12个月之内建立“中国的CNN”,一个总部位于新加坡或其他海外地点的24小时英语新闻网络。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媒体在那几年、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的收缩之势,甚至美联社、CNN和《纽约时报》等强势媒体皆宣布了裁员措施。

  不过,在当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时任新闻发言人赵启正否认了上述传闻。

  但尽管如此,央视的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大却非虚言。

  专门研究中国对外传播和软实力的暨南大学教授吴非、林爱珺等人在2012年的一篇智库文章中回顾这一阶段时写道,中国形象片的高调现身纽约时代广场;CCTV-9英语国际频道2010年正式改版更名为英语新闻频道(CCTV News),24小时播报覆盖4000万用户,通过6颗卫星全球播报,这都是雄厚的财力支持作为后盾的。

  2012年2月,英语新闻频道在美国开设北美中心,第一批聘用15名中国员工及超过60名外国员工,其中不乏CNN和BBC的前雇员。而截至2017年,央视在全球的记者站已经发展到 70个,并且有将近 200人的常驻记者。 CGTN的演播室。 澎湃新闻记者 周娜 图 CGTN的演播室。 澎湃新闻记者 周娜 图

  刘欣同样身处这新一轮的国际化大浪潮之中。2011年,她选择成为驻外记者中的一员,前往瑞士日内瓦开始参与记者站的建站工作。在她看来,将电视记者如此大规模地向全球铺出去,“我们是第一代,真正规模化的第一代”。

  这一次与世界“亲密接触”,刘欣早已不再是15年前那个青涩的学生,但她所轻车熟路的“演讲者”、“播音员”式的传播方式在西方世界遭遇“颠覆式”冲击。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