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该公司在曲沃县环保局两次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因拒不改正”,被地方环保部门作出“按日连续处罚决定”,处罚金额20万元。然而,在有关媒体报道中,2015年,在全行业645亿元巨额亏损的背景下,立恒钢铁仍然实现净利润6000余万元。 对此,立恒钢铁环保处副处长赵鹏曾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这么大的厂,想要做到零污染,是不可能的,只能尽量控制。” 而在一份由曲沃县委县政府提供的该县工业园区钢铁企业有关环保问题的情况说明显示:立恒焦化在2012建设初期就按照环评要求配套了焦炉煤气脱硫、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但是由于当时焦化排放标准没有要求对焦炉烟筒废气实施脱硫。国家2015年才出台了新的焦化排放标准,要求焦化企业建设焦炉烟筒废气脱硫设施,实施提标改造,完成时限是2016年年底前。 曲沃县同时表示,由于焦化企业化工生产工段的工艺特征,在生产过程中的确会产生一些气味。关于焦化厂异味问题,国家层面也没有明确的排放控制标准要求,也无有效的监督、监测手段和去除措施。 在环保部督察之后,临汾市对被通报企业开出了总计近2000万元的天价罚单,其中对山西焦化、瑞德焦化分别处以1320万元、370万元罚款,要求企业闷炉限产50%,实施工艺改造。 “好景不长”的“环保模范城” 身为环保监管者之一,在临汾市环保局负责人张文清看来,刚刚过去的农历年令他备感煎熬。 “除夕那天,我晚上11点才离开办公室,第二天早上8点半到市局。过年期间,每天晚上,环保局工作人员都在一线抗霾。”如今,时刻关注当天的空气质量指数,已经成为张文清的习惯,在他看来,临汾的大气污染导致的系列影响是“切肤之痛”。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了解到,临汾市的大气污染虽然早已有之,但并非一成不变。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临汾境内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等资源,煤炭储量保守估计700亿吨。除此之外,临汾的铁矿储量也位居山西前列。凭借得天独厚的煤铁资源,临汾市曾连续6年稳居山西省GDP排名第二。然而,采矿、炼焦、钢铁这些曾让临汾人引以为傲的高利润产业,在支撑临汾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展现着其魔鬼的一面。 有媒体报道,2005年临汾在全国113个重点监测城市中,大气质量排名倒数第一;2006年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显示:全国509个县级以上被考核的城市中,有43个城市空气质量劣于三级,临汾位列其中。这个曾经被誉为“花果城”、因古帝尧而闻名几千年的“天下第一都”,一度蜕变为“污染之都”。 之后,临汾市采取一系列措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接连出台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等五大工程。无论企业大小,限期整改不达标的关停。2008年,临汾市对41家焦化企业下达焦炉煤气限期治理任务;2009年对焦化、化工、建材、洗煤等19家企业下达限期治理任务。 关停企业不仅牺牲了GDP,还触碰了某些群体的利益,遇到的阻力之大可想而知。据临汾市环境监察支队工作人员回忆:“取缔一家炼焦厂时,工人不理解,100多号人围着执法人员好几个小时”“拆除一座烟囱时,老板的儿子爬到烟囱顶不下来”…… 截至2014年年初,临汾市重组取缔小煤窑263座,关停非法小煤窑、小焦炉1056座,取缔生产工艺落后的小焦厂、小铁厂649个,治理环境污染企业1407家。 在此过程中,同样发生着质的变化的,还有临汾的空气。 2012年,临汾市区大气综合污染指数从2000年的11.61下降到1.678。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天数达到了342天。2013年按照空气质量标准评价,临汾市位列全省第一,一度迈入省级环保模范城行列。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二氧化硫爆表事件的发生,临汾的大气污染再次浮现于公众视野。 环保部在对临汾市相关领导约谈时表示,临汾除散烧煤及锅炉污染管控不力外,还存在焦化企业治污设施升级改造滞后、钢铁企业除尘设施运行不正常、工矿企业扬尘污染明显、城乡接合部小企业污染突出等涉及大气污染问题,均未整改到位,一些问题甚至更加严重,加剧了冬季大气污染程度。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