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汪丹 昨天,市卫计委发布《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本市将逐步降低大医院普通门诊比例;医联体内三级医院三成号源留给社区转诊;2020年,基层诊疗人次占比至少升至65%。 分级诊疗 目标:基层诊疗人次占比至少升至65% 措施:增医联体 为社区转诊提供号源 大医院京外患者近三成 大医院“挂号难”,大量外地患者进京就诊更加剧了本市医疗服务的供需矛盾。 据市卫计委统计,2015年,外地患者已经占到本市三级医院(含301医院及火箭军总医院)以及远郊区11家区域医疗中心门急诊诊疗总人次的28.8%。外地患者中,河北患者占25.6%。 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不含驻京部队医院和武警医院)的出院患者中,外地患者比例为31.6%。其中,河北患者占比达27.3%。 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介绍,北京要均衡医疗资源首先需要大力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医联体是重要途径。 逐步降低大医院普通门诊比例 “十三五”时期,本市卫生计生事业的首要任务是“构建完整有序的诊疗体系”,将以医联体建设为抓手,整合资源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分级诊疗制度,是指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 “十三五”期间,本市将逐步降低大医院普通门诊比例。市卫计委医政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国家《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三级医院要逐步减少常见病、多发病复诊和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等普通门诊,分流慢性病患者,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运行效率。依据国家卫计委文件,普通门诊也指副高以下(不包括副高)职称医师所出门诊。 医联体服务覆盖全市 截至目前,全市有48个医联体,包含46家核心医院和552家合作医疗机构。2020年,全市医联体将超过50个,实现辖区居民医联体服务全覆盖。医联体内的三级医院,需预留30%的号源用于社区预约转诊。三级医院对预约上转的非急诊患者,在24小时内安排就诊,特殊情况不超过48小时。医联体内向基层医疗机构、慢病医疗机构转诊的人数,年增长率应在10%以上。 规划显示,2020年,基层诊疗人次占全市总诊疗人次的比例不低于65%。医联体内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影像和检验结果,实现互认。医联体核心医院全部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社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慢病常用药品种与核心医院对接。符合条件的患者,在社区可享受两个月的长处方便利,并按有关规定予以报销。 建专科医联体 依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本市在医联体纵向联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医院专科优势,形成具有儿科、妇产科、精神科、中医科等专科特色的横向医疗联合体。适当增加妇产、儿童医疗资源,强化产科、儿科队伍建设。新增建设儿童、妇产医院院区。 本市将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妇女、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建设,提供标准化妇幼保健服务,孕产妇系统服务率达到97%以上,儿童保健系统服务率达到95%以上。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50%以上;孕妇增补叶酸的比例达到80%。 医养结合 目标:每千常住人口0.5张康复护理床位三级医院全设康复医学科 老龄化社会加剧,开奖,老年人的康复和护理需求猛增。统计数据显示,安贞医院每年进行1.5万例心脏支架、搭桥手术,北京患者中有6000多人需要术后康复;天坛医院神经科每年出院患者多达18000人,其中半数人需要康复。 “我们对这项工作的投入很大,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现在大部分的医院都没有康复科。”方来英说,“十三五”期间,本市将加强康复医疗机构及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不只综合医院要开设康复科,还要发展若干以康复为特色的专科医疗机构。 依据规划,到2020年,全市将实现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设置100%,推动部分医疗机构转型为康复护理机构,建设临终关怀服务医院;实现每千常住人口0.5张康复护理床位,每张康复床位至少配备医师0.15名、康复治疗师0.3名和护士0.3名的目标。最终,全市形成集健康促进、预防保健、慢性病防控、急危重症救治、中期照护、长期照护和临终关怀为一体,覆盖老年全生命周期的连续医疗服务模式。 今年8月,市卫计委曾宣布,3年内,将西城区展览路医院、朝阳区崔各庄社区中心、朝阳区安贞社区中心、大兴区红星医院、昌平区南口铁路医院、平谷区金海湖镇社区中心6家医疗机构转型为康复医院。 价格调整 目标:在京医院全面推进医药分开 患者个人负担控制在20%以内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