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渔民叶存通准备将包好的贻贝运到养殖基地。 “再这么下去只能吃螃蟹了,把吃小螃蟹的鱼捕得差不多了,螃蟹没了天敌,可不就多嘛”。 9月12日,嵊泗县老渔民叶存通一边吃午饭一边说。餐桌上,摆着贻贝、螃蟹、海螺,还有一盘小杂鱼、一盘章鱼段。 当澎湃新闻(香港开奖直播)问及是否听过 “东海无鱼”一说时,这个高个精瘦的老渔民从竹椅上站起来,指着东海大声说,“这还用听说啊,我最有发言权了呀,再这么下去东海就是无鱼的荒漠!” 2016年3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全国渔业渔政工作会议上直言,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近海鱼类产卵场遭到严重破坏,海洋渔业资源持续衰退,出现了“东海无鱼”的水域荒漠化现象。 浙江舟山嵊泗县是全国十大渔业县之一,有“东海鱼仓”的美誉。62岁的叶存通,还记得东海渔业的繁盛时期。他说,在大黄鱼渔汛的时候,70多米深的大海,有30多米厚都是鱼。 而如今,叶存通已经转业上岸养贻贝。在渔船上当大副的儿子叶建海则感叹,渔业资源的衰退仍在加剧,“有时一网下去会捕空”。 面对严峻的形势,曾经当过船长、仍被称为“叶老大”的叶存通拿出了自己的方案:东海全面禁渔两年。 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等鱼苗长大了再补啊,不能小的也不放过”。他甚至乐观地想象,禁渔两年后,会重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盛况。 但官方另有措施。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唐议向澎湃新闻介绍,农业部正在起草海洋渔业资源总量控制方案,“十三五”期间(2016—2020),要在沿海各省开展捕捞限额管理试点。 而嵊泗则一直在进行削减渔船、转业渔民的工作。 “十三五”期间,嵊泗县将减少减渔船200艘,占浙江全省减少出海捕捞的渔船的8%,涉及生计渔民852人。上世纪70年代,六省一市渔船集结嵊山渔场。 翻拍自《嵊泗海洋与渔业志》 从前“大海有30多米厚都是鱼” 枸杞岛是一个靠近公海的东海离岛,属于嵊泗列岛的一部分。 站在环岛公路上,远眺是碧波万倾,几艘万吨级货轮的轮廓模糊在海天相接之际。 岛上错落有致的民宅,依山势而建,大门的朝向虽然不一,但每一家看出去都能望见那片大海。 叶存通住在岛上的里西村,生于斯、长于斯,也捕于斯,只是他已“上岸”近20年。 他今年62岁,个子很高,穿着一条破旧的棕色裤子,经常挽起一条裤腿至膝盖,露出精瘦的和裤子差不多颜色的腿。他大声地笑着说,这样的装束才是个渔民。 嵊泗渔业资源由盛转衰,叶存通是见证者。他指着那片海说,“再这么下去,东海就是荒漠”。 谈及出海捕鱼的经历,62岁的叶存通突然像个骄傲的年轻人,拍着隔着单衣能看出肋骨的胸脯,“我是最棒的嘞,不久就当了船老大(船长)。”他对澎湃新闻讲,那个时候鱼多、个头也大。 1972年,叶存通18岁,村里的大喇叭里传出他的名字,表明他可以出海捕鱼了。 他向澎湃新闻(香港开奖直播)透露,其实在广播出来的前几天,就知道自己再也不用养海带了。 在捕鱼前,叶存通养了三年海带,作为海岛上长大的男孩儿,他内心当然渴望早些出海捕鱼,这一天终于到来。 出海捕鱼,这在小渔村是对一个人能力的肯定。 当年7月,叶存通就随渔船出海了, “东经125度左右,北纬31度左右,这是捕鱼的海域。”叶存通记得,当时有二十几个人一同撒网,他是其中之一,他捕获的第一网就有五六千斤鱼。 郭振民所著的《嵊泗渔业史话》中也提到了当年的盛况。到冬季带鱼汛时,“小雪小捕,大雪大捕,冬至旺捕”。 那一年,嵊泗县的机动渔船总数达到了2677艘,而木帆渔船缩减至13艘。 叶存通回忆,自己一网捕得最多的一次是五六万斤,而且是目前市场上很少见的大黄鱼,用的是大洋网。 那是他22岁时候的事,已是船上的副网师。他说,大洋网很大,差不多可以把整个里西村囊括进来。 他还清楚地记得,有一年,在大黄鱼渔汛的时候,70多米深的大海,有30多米厚都是鱼。 到33岁时,叶存通已是副船长,船长是他的大哥。他记得,当时一网下去十几万斤大黄鱼也是有的。 1994年,他和另外七个人通过贷款、借高利贷等形式花65万元买了条机动渔船,他当船老大(船长)。 当时以木帆船为主,那一年,嵊泗县的木帆船共2134艘,机动船只有672艘。 现在“有时一网下去会捕空” 繁荣背后,匮乏渐生。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