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与林毅夫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简单的归纳,林毅夫倾向于政府用更多的产业政策来识别比较优势,因势利导,推动国家经济发展。而张维迎认为,出于贪婪和无知,产业政策往往起到负面作用。 林毅夫对产业政策的定义过于宽泛,把专利保护、税收、竞业禁止都纳入了产业政策的范围,甚至把产业政策等同于政府作用。实际上,制定并严格执行知识产权、劳动、合同、乃至产权的保护,是任何一个现代政府都应该不遗余力的去做的。这既不是产业政策的范围,也不是经济学家会反对的。实际上,张林二位的争论点在于,政府是否应该用诸如审批、财政补贴等产业政策,atv,去定向的扭曲要素价格,扶持某一类行业、新技术发展。 学者VS公知? 在旁观了此次争论后,很多人认为,林的观点与叙述,都显得更加专业。相比之下,张维迎的观点与叙述,都了无新意,过于常识,甚至像社交媒体上的"公知",并进而产生轻视。 的确张维迎更多的是在谈论常识,显得不那么学术,但在现阶段的中国,很多时候最重要的是把常识重复无数遍。而且,微妙的是,张林二人的观点决定其话语的对象、受众,而支持者的类型,反过来决定了他们论述的话语形式的不同。 林的观点,支持一个相对更大的政府,直接有利于政府相关部门的扩权与增加预算,呼唤出产业政策在量上的扩张,其支持者是相应的预算部门。既然受众层次如此,林的话语自然更接近直接制定产业所需。产业政策是必然的,有着牢固利益的现实政治与经济基础,不可能全面取消。而张倾向于一个产业政策上的小政府。他的呼吁,试图唤起的是企业家、民众,只有大规模的讨论,形成普遍的响应,社会观念对产业政策质疑、反思,形成普遍的共识之后,才有可能影响到决策,进而改变中国今后的产业政策,倒逼出不管从规模还是质量上更审慎、更科学的产业政策。有了这一层分析,就不难理解张像公知,而林更加专业。 实际上,正是"公知化"的辩论方式,引发了一系列后续讨论与舆论热议,如果仅仅是晦涩的学术争论,恐怕就仅仅限于书斋与庙堂。 政策领域的公共呼吁,从来都是重要而必要的。"白猫黑猫"、"部长决定了,还要处长说了算?""投资不过山海关",这都是不是严谨的政策论述语言,但其呼吁的效果不言而喻。所以,张所持有的"更激进的市场观念的观点与叙述方式",可谓取法其上,得乎其中。 产业政策VS市场经济? 在林毅夫的理论体系的事实基础,是中国过去三十年的经济成功。 张五常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成功源于县域竞争,这是中国做对的事。县域竞争,更精确的说,是县域官员政绩竞争。这种政绩竞争,在计划经济时代也存在,导致的却是各地激烈的大跃进、大炼钢、放卫星。 产业政策也同样如此。本质上,大炼钢铁是一种进口替代类的产业政策。发展钢铁产业是对的,有着明确的技术前景,不过,缺乏市场机制来承接产业政策,缺乏公民权利来恪守底线,在当时市场与公民权利极弱的中国,这个产业政策并未导致中国钢铁产业的大发展,反而导致了极其荒谬且悲惨的结果。实际上,不管是大跃进、还是农业学大寨吗,本质上,都是产业政策。没有市场的产业政策是极其可怕的。 其实,在一个正常国家,市场中的企业家、劳动力的就业需求,会自动的聚集为政治上的特定的产业政策游说。比如,前不久出狱的传奇人物牟其中,他罐头换飞机的行为,某种程度上就是市场获得经济自由之后,自发的一种出口导向的行为。甚至连中国加入WTO也有市场机制的作用。 实际上,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发展,政府虽强势主导市场,但其运作的基础却是改革开放引入的市场资源配置方式。政府在市场中用权力调配资源、市场化运作、招商引资,政治竞争才能被转化为经济发展。所以,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发展,中国真正做对的是,把政治竞争放在了市场的基础之上。过去三十年的发展,更多的是市场替代产业政策的结果,而不是产业政策本身的结果。即便要强调产业政策的成功,在任何场景下也应该同时强调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过去三十年的成功,除了市场起到基础性作用之外,还有特殊的历史阶段。 改革开放三十VS后三十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极速增长,过去30年经济的巨大成功,被总结为一种"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中国模式"的概念被热炒。30年的极速发展已经让中国一定程度上走出了纯承接技术转移的阶段,来到另一个拐点的门槛上。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