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企业变为媒体,这个对于公关来说,意味着以前可能需要沟通的是媒体,现在还要加上用户。甚至可以这么说,公关成了媒体人——敲黑板,重点加粗,而且随着互联网渠道的发展,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微博的出现,仅仅是让公关这个行业开始有了变化的机会,但是对于大多数公关人来说,其实并没有变——很多时候,公关只是把微博变成了一个跟报纸一样的渠道。 随着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的出现,百度去掉新闻源之后,几乎所有的传播渠道都开始“免费化”——任何人都能自己成为一个账号发布文章,这个时候企业所能够承担的媒体属性越来越强,公关为什么不能够像媒体那样直接成为一个媒体呢?大多数企业都有很多数据、运营型活动,这些为什么不能成为企业媒体的内容呢? 举个例子,直播平台有很多直播内容,企业公关完全可以申请几个今日头条账号,找出优质内容发一发啊;很多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各个区域完全也可以自己运营账号去发一发啊,比如新美大做当地美食,比如二手车做当地二手车等等。 也就是说,公关可以完全从一个过去之前业务各个环节的参谋有自己独立的业务,而这些业务通过跟产品、运营相结合,直接反哺到业务层面上。这样不仅解决了公关无法量化的问题,也给企业会省去不少的渠道费用。 我将之称为运营型公关。 六 当然,很多人会质疑,如果都是企业自己的账号,如何解决“他说”的背书问题。 这其实是两码事。前面说了,从微博之后,公关原本就要承担“他说”和“我说”两个作用。背书的问题,传统公关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只不过是在沟通渠道商从纯粹的他人背书,增加了很多自己的渠道。 实际上,运营型公关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做好?我认为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内容驱动+软性植入。 前面提到了一些内容,比如大数据、美食介绍等等,还有很多可以做,比如卖生鲜的,可以教大家怎么挑选水果,做工具的,可以创作一些使用场景等等,做人工智能的,可以带大家了解最先进的知识等等,这些周边的内容都可以做,再适当的融入一些产品信息就好了。 想想,传统公关跟媒体说尽好话,也不过是在文章中植入一些信息,企业自己做很容易就能实现。再想想,很多个人、做号公司都能把号做起来,企业公关作为专业的,为啥不能做起来?再再想想,这样做几乎没啥花费,企业为啥不支持? 第二,媒体矩阵很重要。 企业媒体化并不是像现在,企业建立一个官方平台就行了,而是要有自己的媒体矩阵,用来适应在移动互联网“碎片化”时代,大多数平台的个性化推荐和用户的阅读习惯——说实话,现在大多数用户阅读,并不要求能有多精美,能有一定的信息量就够了。 比如,建立企业的媒体矩阵,前面提到的那种区域型的业务每个建立一个,还可以是每个产品一个。除此之外,在官方号外,企业可以再运营几个“周边账号”,美食的弄个吃喝玩乐推荐、视频网站弄个每日电影等等。官方账号+周边账号结合的媒体矩阵,敢问公关如有这个价值,谁与争锋? 七 坦白来说,现在媒体行业几乎是一片萧条,媒体的强势已经不复如初。恐怕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让企业进行媒体化转型了。 记得是去年,很多大品牌都已经开始进行企业媒体的尝试了,可口可乐、宝洁等很多品牌,都开始收缩品牌投放的预算,进而建立自己的新闻研究中心,以此来获得更好的效果。而且,包括像腾讯,都已经有了腾讯研究院、企鹅智酷这样的组织,其产出的内容甚至超过了很多专业的媒体。 如果说几年前小米提到的企业自媒体在当时基于只有“双微”平台下还会让很多企业有所顾虑的话,那么现在的这种全量性的开放平台出现,已经是最好的时机了。 所以,企业做自己的媒体矩阵,预计在一两年之内会快速发展和崛起。由此而带来的公关人转型、媒体人转型、公关公司转型等等将会是另一片锦绣山河。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