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公关其实是一个绝对的一把手工程,公关没有办法也没有机会在层层汇报后还能获得好的结果,更别说很多时候公关完全没有权力的情况下去推动事情。而恰恰是很多企业把公关要么当作保安——有事怼回去,没事作门童,要么把公关作为廉价广告部门,才让人觉得公关没什么用; 另一方面则是公关确实是一个无法量化的工作,很多人不知道公关在做什么,以及效果在哪里?公关是无法证伪的。也就是说,一旦公关做出了选择,那么你只能看到一个结果,而对于另一个路口所产生的结果你不会知道,甚至很多时候你并无法验证这个选择究竟是否最优。而对于公关产生的价值,又无法直接量化,这直接就导致了公关看起来没什么用。 四 无论公关价值几何,多数人理解的公关其实都是战斗型公关,也就是通常情况下,甚至包括很多公关自身都认为的战斗一响,黄金万两。 坦白来说,公关战对于公关来说确实是一剂好药。在公关战中,企业可以获得曝光,很多企业所梦寐以求的不就是加多宝和王老吉的公关战打死了和其正么?另一方面,在公关战中,公关也能够获取到相关的地位,毕竟如果没有危险事件,保安的价值怎么能体现出来。 所以,战斗型公关在某种程度上更容易让人接受,也更容易让人理解公关的价值。 诚然,战斗型公关却有其作用,也是属于公关工作的一部分,但是在现在的情况下,其实战斗型公关也相对尴尬,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企业公关战的需求在变少。跟蛮荒时代的3Q大战、电商大战、千团大战、本地生活服务大战等等那个阶段不同,现在的互联网巨头林立,几乎很少有需求,现在估计除了京东和淘宝偶尔吵吵架、一些新兴领域共享单车、二手车吵吵架,已经很少有之前的状况出现了。 第二,传统公关战的手段不仅很难煽动情绪,atv,同时也容易被对手破解。之前企业公关战,通常手段是抓住对手的漏洞,找媒体跟进、找水军刷屏,现在呢,如果这个漏洞不是特别致命,很容易被引火烧身。而水军刷帖更是容易被抓到,很容易看出来。 第三,即便是公关战,也已经从之前的舆论战升级为现在的综合性战争。除了影响媒体之外,企业的政府关系、资本市场的关系,这些产生的影响力都会很大,甚至高过传统公关,这个时候,公关价值显然是在缩水。 第四,公关战很多时候是对品牌价值的消耗,很多企业本身在品牌和口碑积累上其实并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冒然发起公关战,除了很难引发用户站队,对手的抹黑反而降低了原本用户的好感度。即使拿经典的以弱胜强的3Q大战为例,360如果没有此前产品口碑和用户积累,很难让用户选择。而且即便是360当时占了便宜,但长远来看,后期的口碑并没有提升,在企业进一步发展上也有了掣肘。 因此,对于传统的战斗型公关,我的看法是它其实更适合做防御,而非进攻,更不算是现在公关最重要的核心价值。 五 那么,公关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简单,能够解决公关地位的就是核心价值。这个就像是产品,可能会有项目管理、技术等等很多能力,但改善产品用户体验,带动活跃这才是它的价值。 公关价值是否有这样的职能作用?我认为有。一个核心的关键点是,如何既觉公关效果无法量化以及公关没有属于自己的业务线——不是什么事都掺和,这就是公关的核心价值。 魏老师在文章中提到,公关的核心是沟通——先不论是深度沟通还是广度沟通。既然是沟通,那么就会涉及到媒介渠道。我个人习惯将公关发展以媒介渠道不同分为两个阶段,在微博之前是公关1.0时代,而在微博之后则是公关2.0时代。 在公关1.0时代,公关大多时候都仅仅是承担着一个“他说”的价值——“我说”是广告的作用。因为这个时候,公关是要依靠外部渠道去传递内容的,常见的就是媒体采访、买版等等。这个阶段公关价值的确比较单一,除了参谋的工作之外,可能就是写稿、发稿、删稿。 但是微博的出现,开始让企业有了自己的发声平台,公关这个时候除了“他说”之外,还有承担“我说”的作用。也就是说,过去企业想要沟通,要看媒体的脸色,如果媒体不愿意,企业很难有地方去说话。而在微博之后,企业可以自己发声。可以这么说,在公关2.0时代,atv,企业也是媒体。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