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的双方彼此没看上,倒是陪着去相亲的两个人彼此看对眼了……为避免冷场人们总爱找些“能说会道”的朋友随同,结果反倒是羞涩寡言的相亲者完美的衬托了陪同两人的“幽默风趣”。 那么,有些朋友可能会问,如果我运营的是一款新产品,市场上也找不到同类竞品,没法使用「比较」,还能怎么表达让用户轻松读懂? 认知偏好三: 大脑识别新事物的第一反应是贴标签 也许是受一些大品牌广告的影响,我们在现实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匪夷所思的文案:
事实上,对于一款名不见经传的新产品,我们需要向用户传达的第一个概念应该是: 我是谁(类别),我能做什么。 而不是一上来就附庸风雅,上演一部国际“品牌大片”,那么纵然你的文案渲染的情境再触动用户的内心,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比如,李少加前阵子在地铁上看到一则文案:
文案本身很走心,又借势母亲节,很吸引眼球,但是……我作为用户,会将这个文案跟产品(母婴服务)产生任何关联么? 显然不会。连用户认知都做不到,更别谈认同、甚至影响用户决策了。 很多人都以为,所谓专业文案就必须是吸引眼球、哗众取宠、必须走心、必须是高大上,这完全是本末倒置、不懂思考的迂腐观念。 专业文案的前提是——把你想传达的内容牢牢锁进用户心智硬盘中。 PS,国际大品牌投放一些云里雾里高大上广告是为了与潜在用户的“意识形态”产生共鸣,并非毫无价值。非品牌跟风却毫无意义,后续李少加会推出品牌专题探讨。 那么,对于一款新产品,如何才能让用户轻松的明白产品是什么,同时还能读懂你想传达亮点呢? 两个字:告诉用户产品所属的「类别」。 我们都知道,大脑是个极度喜欢「偷懒」的器官。 比如,我们只要知道「西瓜」是一种可以吃的水果就行,而无需进一步为扁的西瓜、圆的西瓜、有条纹的西瓜、无条纹的西瓜进行单独辨认。 不仅对于“物种”需要分类,对于“关系”,我们同样是用分类思想。 早在蛮荒年代,我们的先祖们在与陌生人第一次打交道时,就会迅速的对这个人做出初步预设: “敌人”还是“值得信赖的同伴”或者是“临时的合作伙伴”还是“潜在考虑的对象(异性时)” 「类别」几乎是我们认知、学习一切新事物的默认模式。遗憾的是,鲜少有见任何商业文章中强调过。 一旦告诉我们某个新事物的类别,对“类别”的特征记忆就能迅速的降低大脑的认知门槛,同时产生初步的“预期”。 比如,对于一个从未见过的绿色球状物,我告诉你它是一种水果、或是一种玩具,你脑海中对它的想象截然不同
「类别」能够让大脑轻松识别“什么是什么”,而「预期」则可作为展示产品亮点的发力点。 时下众多的产品(或品牌)如果光看名字几乎都无法辨识它到底是什么: 比如,豆瓣、喜马拉雅、得到、美团、爱奇艺、咕咚、脉脉、快手、闲鱼……第一次看到这些名字时,别告诉我你能知道它到底是什么。 讽刺的是,当今全新品牌偏偏还是无脑模仿大品牌的文案套路。比如:
它到底是耳机产品、还是手机? 当大脑很困扰时,它唯一会做的事情就是忘记。 又比如「少加点班」这个公众号,就名字来说,同样是个抽象名词,对吧。 如果地铁集团哪天突然良心发现,给我免费做一周广告,那我的文案应该怎么写? 假设我模仿大名鼎鼎的《经济学人》的套路,那么很可能文案会是这样: “我从不看「少加点班」”——中年失业的名校毕业生如是说。 “失业”、“名校毕业生”是个典型的冲突,能吸引一定的眼球,亦能唤醒某种情绪。 但「少加点班」是什么呢?工会组织的口号么?还是妇联协会?用户看了只会匪夷所思。 所以这个文案同样犯了前面“母婴产品”同样的错误。吸引眼球、唤醒情绪又有什么用呢? 那么按照“类别”思想,我可以这么改进(示例): 公众号「少加点班」,每周一篇,运营科学化,每看必起鸡皮疙瘩。 “公众号”、“运营”、“职场”几个分类关键词,用户无论怎么匆忙,只要扫一眼就能明白这是个讲运营、职场干货的公众号。 前面谈到的视觉化语言、比较思想、分类思想都是在用户被动的情况下降低认知门槛,那聪明如你应该会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 如果我们能通过某种手段使用户从“被动”构建转化成“主动”构建的状态,岂不是更能使文案传达进用户心智? 没错。 那,如何让用户从被动到主动转变呢? 认知偏好四: 将己方视角扭转至用户视角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