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6月6日当晚8点,喜马拉雅FM针对知识付费推出的“付费会员”,已经招募了221万名会员。同时官方公布,目前其付费用户2017年以来,月均ARPU值超过了90元,这对整个知识付费行业来说无疑又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在今年互联网女皇的《互联网报告》中谈到中国时,重点谈到包括游戏、直播在内的内容市场已经突破30亿美元规模,增速超过美国。而去年从腾讯游戏季收入破百亿,视频网站会员达到7500万,到陌陌微博的股票翻倍,这一轮风口让所有内容产业都享受到了红利,知识付费同样如此。 但知识内容与娱乐内容属性不同,用户消费逻辑不同。相较于后者,用户更多的是以理性维度来衡量内容价值,因此对质量的要求更为严苛,平台也需要围绕用户需求不断迭代。而经过一年的历练,知识付费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这里我们重点从喜马拉雅FM、知乎、得到、分答这四大平台来观察。 整体增长,平台优势渐显
以上是Questmoblie近期发布的《移动知识付费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这里不分析腾讯课堂,喜马拉雅FM、知乎、得到、分答整体都处于高速增长态势,其中喜马拉雅FM月活第一,大概是第二名知乎的三倍。 而根据此前QM《2016春季APP实力榜》数据显示,彼时喜马拉雅FM的月活为2089万,知乎为753万。这两大平台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均实现了1.6倍以上的增长,而知识付费在其中功不可没。 垂类知识平台,需要不断的拉拢头部KOL,并耗费大量精力用于用户的留存与拉新,而知乎与喜马拉雅FM天然就拥有知识获取用户,并且用户本身就拥有付费潜质,加入知识付费功能则属于水到渠成,优势逐渐在后期显示出来。 垂类知识内容开始受关注,腰部KOL机会来临 早期的知识付费更像是头部KOL的变现特权,李翔、马东等一线知识明星KOL一开课就能获得百万到千万级别的收入,令人垂涎三尺。 但现这样标杆现象却已经不复存在,而各个垂类的知识内容也逐渐受到用户关注,各个平台也有的放矢地对垂类领域的内容进行扶持。 喜马拉雅FM:其本身就是做UGC内容起家,在各个垂类运营都有丰富经验,而这一经验也被迁移到付费内容上。 过去一年中,其一边拉拢头部KOL,一边在专注孵化腰部KOL,期间孵化了2000位知识网红以及超过10000节付费课程,值得注意的是在其“123”节日当天,就帮助孙宇晨、徐洁这类腰部KOL的付费内容,卖出190万的成绩。 而在价格的定位上,喜马拉雅FM覆盖0.1元到199元,属于全品类覆盖。 知乎:早期的知乎live起家依靠李笑来,左小祖咒这样的明星来打造爆款内容,吸引用户购买,而在其拥有一定声势之后,知乎Live也彻底扭头,开始扶持自身平台的腰部KOL,不断拉拢各种人来开课,形成内容沉淀,目前知乎已经举行了超过2900场Live,主讲人的平均时薪超过了11000元的成绩,这一过渡比较顺利。 一堂live课程定价10-30元的策略,正是针对自身优势所定制的差异化策略,吸引用户可以更低成本的购买各种垂类课程。 得到:显然罗振宇也已经意识到垂类的重要性,并在商业、经济内容之外,也请到了严伯钧、徐来等人来开讲艺术、科学等课程。只不过得到的KOL垂类付费内容比较少,优势并不大。 而得到的垂类优势在于解读版电子书,并且独家发售,这是其核心竞争力。得到以独家解读版电子书(文字+音频)的形式,来切入垂类知识内容的运营,涉及历史、心理、亲子、科学等各个方面,也是一种差异化竞争策略。 分答:分答此前由于政策原因被迫下线了长达47天的时间,而重新上线后又受到了微博付费问答、知乎付费问答的冲击,因此也不得不针对性地建立起垂类差异化优势,在重新上线之后,APP也极为醒目的给出用户提问的方向,围绕健康、职场、科普三大领域,此后又逐渐加入了法律、育儿、心理的门类。 大数据推荐成刚需 音频内容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个高成本投入的行为,不像文字内容可以有一个快速浏览的过程。如果将不相干的内容推送给用户会,造成用户体验的严重下降,但是反之则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用户满意度,并拉升用户使用时间。 而各家早已开始展开大数据推荐这项工作。 喜马拉雅FM:在内容付费崛起之前,喜马拉雅FM就已经在做智能推送,在“猜你喜欢”功能下,为用户推荐其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而目前喜马拉雅FM也已经将大量的付费内容整合到该功能中,j2直播,帮助用户决策,为用户推荐付费内容属于无缝对接。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