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当年马云只有十八罗汉时,他很可能不会这样处理问题,但今天的阿里是个上市公司,规矩就特别多了,规矩里还塞了不少价值观,价值观是什么?价值观就是一种大众认可的、烂俗的道德观。 也就是说,公司已经给每个人预设了一种工作和精神状态,你必须服从。 换一家初创公司,这个抢月饼的员工可能会被重用,原因很简单: 第一技术过关,对吧,虽然那个技术也不是很复杂; 第二人很聪明,不是那种特别宅,特别死板的那种; 第三这个人是干实事的,实用主义。 中国那些最知名的互联网公司里有没有贪腐?不仅有,还多的是,甚至不少人进了监狱,京东就有人直接从工位上被带走。但你要注意揪出这些人或事的时机,基本都是在公司功成名就之后,为什么这些公司不在调整期、发展期去做这种事? 归根结底还是效率问题。 互联网公司在发展阶段更看重的是野蛮生长的勃勃生机,一些负面或消极因素是被刻意隐藏或搁置起来的,因为有太多优先级更高的工作了。 举个例子,摩拜和ofo非常火,我们假定有很多推广预算,公司创始人会不会一天到晚关心市场负责人的职业道德呢?或者急着给各部门定下什么价值观,什么内部流程规范之类的东西呢? 肯定不会。 一家创业公司要停下来去做这些事,就意味着两点: 1、这家公司已经失去了通过技术、运营等常规方式拉动业务的可能,要通过管理挖潜提升效率了,换句话说,这是一家患了大公司病的创业公司。 2、这家公司有组织排异了,可能空降的人太多,或是山头太多,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做内部的整肃了。 此外,一家公司的竞争对手多是好事还是坏事?或者换个说法,你应该选择一家红海公司还是蓝海公司?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确认的是,现在还有没有所谓的蓝海行业? 理论上当然有,起码还有很多线下场景没有互联网化的改造和升级,但为什么没人去做呢?是因为没人想到?不可能的,大家都很聪明,当然是因为有难以克服的障碍。 比如电池技术,不管是手机还是汽车,谁不知道快充有市场?汽车电池如果在体积不变的前提下,10分钟充完,这技术能没有市场? 但这不叫蓝海,因为现有的技术条件做不出来,前瞻研发耗资太大了,这不是创业公司该做的事,除非你是技术天才。 再比如智能手机发展到瓶颈了,但如果某个大牛突然发明了全透明手机,那还是可以享受超额利润的,就像苹果当年那样,但这个机率有多大? 哈佛有本书叫《蓝海战略》,就是强调避免硬碰硬竞争,出奇制胜的,但那是十几年前的观点,在今天看来,很难再有这种特别纯粹的创新了,企业只能在别人已经在做或者做不成的行业里去拼更强的执行力。 通常来说,一家公司的竞争对手特别多,主要是三种情况: 一是所处的领域特别赚钱而门槛又不高,所以很多公司想进来; 二是大家都认为这一行是趋势,所以都想提前布局。 三是这个行业是某一类消费行为的超级入口。 个人比较推荐的是第二种公司,为什么呢? 因为第一种公司今天太少了,而且越来越偏门,赚钱多,门槛低,哪有这样的公司?只剩下做P2P网贷了,空手套白狼、拆东墙补西墙,但员工的职业风险特别高,结果很可能是大家一起完蛋。 第三类公司竞争太激烈,大家都知道智能手机是个超级入口,好多公司就宁可不赚钱或赔钱,也要进入,但最后这个市场一定只属于真正的顶级玩家。 所以竞争对手多或少都不是好事,比红海和蓝海更合适的是黄海,就是瞄准了一个行业一个市场,剔除伪需求之后,atv,花时间和精力深耕细作。 点击关键词,发现新精彩 科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杂文 ∣ ∣ ∣ ∣ ∣ ∣ ∣ ∣ ∣ 影评 ∣ ∣ 历史 ∣ ∣ ∣ ∣ ∣ ∣ 军事 ∣∣∣∣∣∣ 二说∣聊聊科技,侃侃历史 合作请加微信:qq1394783242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