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建上任的这半年,联想移动业务有了几个明确的方向,首先是将低端品牌砍掉,专注于 Moto 这个中国用户有感情且不反感的老品牌,直播,将产品的定位定在中高端,而不像之前一样采取机海战术,并且坚持模块化手机的定位。最后一个部分对于整个业务方向十分重要,是生态。 乔建认为的生态包括创意、供应、零售和内容。简单来说这是一套为模块化手机锁打造的销售闭环,从鼓励创意设计到生产到销售。如同 Moto slogan 一样:生生不息,迭代相传。 目标的大方向是没错的,在这个智能手机整体趋同的环境中,找到产品的差异化,是拔高产品定位和吸引到更多消费者的关键。但模块化真的是一个好的选择吗?还真不一定。
消费者喜欢能带来新鲜感的产品,但从现在的手机产品来看,外观的差异化才是吸引消费者购买的第一生产力。无论从国产厂商到国际大厂,如今针对中高端市场的旗舰产品,在功能没有太多突破的情况下,都在凸显自己在外观设计或者工艺上的功力。 苹果在发布 7 Plus 这款看起来像是 iPhone 6s 的 s 版机型时,用高光打磨成镜子一般的铝制亮黑机身再一次引发了抢购,小米 MIX 在 2016 下半年用全面屏和陶瓷机身把小米上半年市场由于 5s 外观扑街引起的负面舆论扭转了不少,2017 年的华为 P10 新出的绿色机身和独特的机身工艺让这个系列再一次巩固了华为在国产手机中的高端概念,经过了 Note 7 爆炸系列的三星也用多方位创新的 S8 准备重回旗舰机的竞争。 这些都是让人第一眼看上去就觉得很酷的因素,就是这种因素能够继续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反观 Moto Z 的模块化设计,首先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手机的媒体人,我对这种功能模块化的创新是高度欣赏的。Moto Z 机身很薄,功能上没有受到创新设计的限制,更主要的,通过机身背后的磁力模块,可以让消费者通过更多的模块实现更多的功能。
其实模块化手机的概念出现过好几年,从最早 Google 不断跳票最终夭折的 Project Ara,再到 CES 2016 上抓尽人眼球的 LG G5,都是通过模块化做功能化拓展或者性能上的自定义。
但这就引发了一个悖论,即使现在手机功能上的突破越来越少,但手机产品的整体性能却还在以一个比较快的速度提升,这也就意味着手机产品的迭代速度还是相当之快的。但是模块化的加入让一款手机的用机成本增加不少,间接的又降低了消费者换机的可能。 Moto Z 现在的在售模块中,从各种材质的背壳到音箱、投影、移动电源甚至是独立摄像头拍照模块,售价在一两百元到一两千元不等,暂不论这些模块提供的功能是否是生活中的刚需或者对消费者来说有足够的购买性价比。买这么一套配件就已经快赶上或者超过一部手机的钱,那么我在换机的时候,这些配件怎么处理? Moto 对此给出的方案是,对外承诺现在的配件会支持 Moto 未来 3 代的机型,根据 Moto 一年一款旗舰机的规律,也就是说,这些配件买后最少在你的手机上用上三年,听起来是挺良心的,但消费者真的能对 Moto 保持足够的新鲜感和换机忠诚度吗? 因为配件的样式已经固定了,配件支持未来 3 代新款手机,也就意味着未来三款手机的外形设计其实已经被限制住了。简单来说,Moto 系列机型为了坚持模块化功能,在未来几年的背面都会长这么个样子,唯一的区别可能在摄像头的数量以及机身正面的设计上,也许是超声波指纹,也许是高屏占比全面屏。
试想一下,消费者如果想购买一款 Moto Z 的模块,是要经历多少心理斗争:1、这个模块真的会经常用吗?2、这个模块性价比如何,是不是这个价钱都可以买单独的相应设备了?3、这么老贵的模块,那我下一代手机还得用 Moto 啊?4、要是下一款 Moto 还是这么个样子,只是更新了性能,那我用的岂不是太无趣了?5、..... 有个数据显示,联想曾经做过一次街访,大约有 9% 的用户对模块化感兴趣,这个比例确实不小,但实际上,这 9% 的用户,可能大部分只是对更大的差异化感兴趣,而没有直接想到模块化这种形式在未来可能给使用带来的麻烦。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