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互联网还没有诞生,卡普尔就已经看到了未来,于是决定发出声音、做出行动,实现自己认为政府和法律与计算机和未来互联网之间应该实现的监管平衡。1990 年 EFF 正式成立,早期的主要职能就是对这些黑客进行人道援助,出钱出人出力帮他们打官司,也因此被称为计算机业界的美国公民自由协会。
后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EFF 也转型成了游说机构。很多早期成员质疑 EFF 已经不再纯洁,而是开始和体制合作,甚至被接纳到体制里。卡普尔本人也从起初的“反对党”变成了政府的顾问,还曾亲笔撰写美国政府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初稿。不过可以确定的是,EFF 仍然代表着科技业界的利益,在美国的计算机和通信立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 EFF 之前,卡普尔已经成为硅谷程序小子、黑客的偶像了,EFF 之后,卡普尔获得了一个新的称号:黑客卫士。 激进派 帕沃尔·都洛夫 年纪不到三十,已经看遍了权力斗争。俄罗斯网络小子帕沃尔·瓦勒耶维奇·都洛夫 (Pavel Veleryevich Durov) 的人生传奇程度,让任何没听说过他的人都难以想象。
图片来自 Mashable 假如把生命中的政治元素全都去掉,都洛夫毫无疑问是一位创业奇才:连续两次创业,都只用一年时间就让用户量突破千万。 2006 年,都洛夫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毕业,跟在德国攻读博士的哥哥尼克莱·都洛夫一起创业,开设了一家叫做 Vkontakte (VK) 的网站。你可能没听说过 VK,但你一定听说过人人网(校内网)——VK 和校内网都是 Facebook 的抄袭者。刚到一年,VK 用户数暴增至 1000 万,击败了本国竞争对手 Odnoklassniki,和 Facebook 碾压 MySpace 的剧情如出一辙,都洛夫也被称为“俄罗斯的扎克伯格”。 一方面出于对信息的管制,另一方面考虑到作为社交网络巨大的潜在商业利益,VK 很快就被俄罗斯实权人物组成的政商联盟盯上了。2011 年 VK 拒绝删除一些特定的页面,成为了导火索。随后经过“俄罗斯版雅虎”Mail.ru 的几次商业收购运作,以及都洛夫本人数次离奇的“失联”,VK 很快就在 2013 年被“国有化”了。 2013 年,当人们以为都洛夫失踪了的时候,其实他带着尼克莱和几个信任的同事离开了俄罗斯,来到了美国和加拿大边境的水牛城 (Buffalo)。他们总结反思了一下,认为可能之前早就被俄罗斯官方监控了,于是决定开发一套全新的加密聊天系统。 这个聊天软件,就是后来在全球流行的 Telegram。没有任何迹象表明 Telegram 有任何外部投资方,完全由都洛夫本人所有,他用自己的存款加上银行的贷款支付服务器费用并给员工发薪水。EFF 对全球数十个主流聊天软件安全性进行测试,发现 Telegram 满足了所有的标准。 都洛夫崇尚开放、自由和安全的互联网。之前在 VK 时,他就允许用户免费上传和下载音乐文件,以至于 VK 在成为了 Napster 和 百度 MP3 之后世界上最大的盗版音乐库;对于 Telegram,都洛夫也决定在 GitHub 上开源,这是其它很多聊天软件都不敢做的。
至于都洛夫本人,他跑到了大西洋上,找了个岛国,捐了一笔钱,拿到了一本新的护照……他和四个最关键的同事经常毫无规律地更换住址,j2直播,每到一个新地方都会用 Airbnb 找房间,人们很难找到 Telegram 的办公地址,给这家公司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没有了祖国的都洛夫,终于过上了他一直向往的自由散漫的数字游牧生活。在已经弃他而去的俄罗斯,杜罗夫却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式的人物。他的第一家公司让俄罗斯和更多俄语人口用上了社交网络,而第二家公司则冲出俄国,走向世界,让人们重获在这个社交网络时代早已丢失的隐私和自由。 亚伦·施沃茨 或许每个黑客心里都住着一个亚伦·施沃茨。在亚伦自杀的那天,他们心中的亚伦也死了。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