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性价比起家的小米,曾为国内的互联网手机市场定下了新的游戏规则。用线上模式干掉广告和传统渠道,小米以拿得手的性能和接近成本的定价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不过就在小米神话还在业界回响之时,OPPO、vivo 这些传统渠道的玩家抓住了线上流量向线下转移的档口,用渠道优势和机海战术反将了小米一军。专注、极致的小米方法论似乎失了灵。
(图片来自:FT 中文网) 性价比战略错了吗?没有,追求物美价廉依然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只是,用户的需求变得更加明确了,不会再为纯粹的高性价比买单。keso 曾说过,当用户发现自己为根本用不到的性能花了太多钱、机器存在性能过剩的问题时,“性价比这出戏就再也唱不下去了。” 这或多或少反映出了现在消费者的一种消费趋势——只买对的。价格虽然仍然重要,但已经不再是性价比的最重要考量因素。换句话说,过去曾经说过的“只买对的,不买贵的”,现在变成了“只买对的,不为用不上的纯低价买单”。 在生活消费品这里,这个趋势表现得更加明显。 在大谈消费升级的时候,人们关注的是做精品,是建立在产品本身价值之上的品牌溢价和情感价值依托。同样一件纯棉床单,去无印良品买就是追求纯天然,响应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用一句话形容,消费者要买的不是商品,而是匠心和情怀。
(图片来自:无印良品) 而除了为情怀买单之外,随着新兴中产阶级的崛起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中国消费者对具有身份象征意涵的奢侈品的消费,也达到了一波新的高潮。 根据奢侈品专业研究和顾问机构财富品质研究院发布的报告,2014 年,直播,中国消费者的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达到 1060 亿美元(约合 6400 多亿人民币)。换算了一下,当年全球有多达 46% 的奢侈品,都是被中国土豪们买走的。
(图片来自:观察者网) 在这个品牌和情感价值更胜一筹的时代,纯粹的性价比似乎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然而伴随着经济下行的趋势,社会的消费形态也在发生改变,性价比之论再次回归。你会看到,曾经肯砸重金买奢侈品的新中产,在经济增长放缓、生存压力增大、社会阶层固化的情况下,逐渐放弃了略显虚无的为身份地位消费,而转向追求一种性价比高却又不失品味的生活方式。
(图片来自:Muji) 这种对性价比的新追求与经济条件不佳时的高性价比还不太一样。价格不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建立在合理价格之上的高品质显得更为重要。换言之,又要商品质量好,又要价格在合理区间。原先加在上面的品牌溢价,是时候可以挤出去了。 市场用这一阵消费降级的狂欢,回应了曾经觉得孤独的雷军,性价比重新占领了产品价值的高地。 性价比到底是不是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最重要考虑因素?关注爱范儿(微信号:ifanr),回复「性价比」,看看有关产品性价比的讨论。 第四消费时代,“得屌丝者得天下”?消费市场的运行规律,总是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密不可分。 三浦展在《第四消费时代》一书中,曾把日本近现代以来的消费市场划分为四个基本的发展阶段: 第一消费时代:二战前,大城市中心正在逐步形成,少数富裕阶层开始追逐高端品牌; 第二消费时代:二战后的经济发展黄金 30 年,中产家庭迅速崛起,开始大量采购电器、私家车、奢侈品,形成以家庭为中心的高端消费; 第三消费时代:1975 年石油危机之后,国家经济发展放缓,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开始形成以个人为中心的个性化消费趋势; 第四消费时代:从 2005 年左右开始,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单身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消费者开始回归商品的本来价值,追求简约、朴素的本土化消费。 从整体的趋势上来看,日本的消费市场经历了由盛转衰的变化。而且伴随着经济发展的下行甚至增长停滞,日本的消费萎缩仍在持续。
(图片来自:天下杂志)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