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来设计 主营业务:一个专注于工业设计和产业链优化服务的信息撮合平台 上轮融资情况:2016年12月完成600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启赋资本与琢石投资 下轮融资意向:2017年6月开启A轮融资 项目关键词:销售监控,500家认证设计公司,订单量900多笔,B2B经验丰富 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设计感有多重要,从宜家家居、MUJI这些企业的受欢迎程度就可以体会到。我国有600多万家制造企业,开奖,却只有3000多家实体工业设计公司,然而双方不单是数量上的不对等: 一些中小制造企业由于没有意识到产品设计的重要性,又或者找不到好的设计公司来合作,最后做出来的产品销量很低。目前,市面上低端工业设计公司的设计费不超过3万元,中端大概5万元左右,而高端则超过10万元。中小制造业的设计预算无法覆盖高端设计费,低端设计产品的效果又难以让人满意。然而,一线的设计公司又从来不缺大订单。 如何才能改变中小制造企业在产品设计方面的尴尬境地,又同时让一线设计公司的利益得以保障呢?来设计作为一个对接中小制造企业和一线工业设计公司的平台,试图将设计行业内的现状进行改善。 用销售分成缓解制造企业付费压力 来设计的创始人及CEO高超曾是海尔小家电设计总监、大业设计集团首席设计师,有8年工业设计及制造业经验。2013年,海尔“去生产化”改革,将一些项目委托给长三角、珠三角的中小制造企业,“我们发现他们做出来的产品看起来很差。”高超表示这些企业不缺制造工艺与制造设备,而是缺少产品创新。海尔不得不从这些代工企业中百里挑一,高超带领的团队也在找解决方案。 后来,海尔向互联网转型,提出“创客与小微”的概念,高超团队借此机会在海尔内部成立了设计平台,为海尔的代工制造商对接优质的设计资源、提供产品创新设计服务。但是,当时为内部代工厂对接的大部分是国内一线设计公司,而这些中小型制造企业大都承受不了高额的设计费用,因此成效并不乐观。 中小制造企业的预算有限,一线设计公司的报价也不可能让步,那么来设计是如何让双方都满意的呢? 为了让中小企业在预算内有机会选择到国内外一线的设计公司,并且能够精准地找到最适合自己品类的设计团队,来设计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来设计采用“设计合伙人制”,利用销售分成的方式来收取设计费。一次性支付一线设计公司的设计费让中小企业吃不消,而通过销售监控,设计费与销量挂钩,制造企业只需要先预付1.5万元,剩下的费用从产品销售利润中抽成。 这样一种“慢性”的方式,对设计公司来说可能无法马上得到收益,高超认为,“设计公司乐意伴随整个产品的成长去获得更多收益。”销售分成类似“技术入股”,设计公司可以选择分成的年限为三年,金额不设限制;也可以选择分成金额为30万,时间不设限制。相比于原来按设计项目收费,这给设计公司的利润带来了很大提升。此外,制造企业也可以选择按年份买断的方式来付费。目前成交订单达到900多笔,来设计收取一定比例的设计费佣金与销售监控服务费用。 销售监控是来设计重点投入的服务项目,通过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教授、博士后团队进行技术合作,从生产端对制造企业的产品销售进行监控,销售监控技术可以让来设计全程了解制造企业的采购、生产信息以及运转状况。 第二,来设计通过建立数据库来为制造企业实现精准匹配。来设计的产业大数据除了上面提到的销售监控数据,还包括设计公司的数据。自去年10月上线以来,来设计平台上已经有1000多家设计公司注册,认证公司约500家,其中几十家是来设计的独家战略合作伙伴。高超强调,“这些设计公司要么得有与五百强企业合作的案例,要么得设计过行业爆款。”为了让匹配效果更好,设计公司只能选择三个设计专长。制造企业在来设计平台上发布需求之后,平台便会为其自动匹配设计公司,客服会跟进后续的具体合作方案。 而对于一线设计公司这一端,虽然订单是饱和状态,但是新业务的尝试以及设计出更多爆款,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那为中小企业设计出爆款的难度大吗?高超表示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比如由来设计对接的一款高端加湿器还未开始量产就接到了大量预定。此外,据了解,国内90%的设计公司没有业务团队与运营团队,所以来设计担起了这部分角色,不仅为设计公司带来更多的订单,也会利用自身资源举办业内沙龙,或者通过自媒体为设计公司做品牌推广,尽可能去打造一个完整的服务过程。 从设计出发,打造“设计+制造生态圈”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