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借用一句话来概括《速度与激情8》(以下简称《速8》)在国内上映的强势表现: 4月14日,在《速8》上映期间,内地电影纷纷避之不及,除了《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这种堪称经典中的经典有勇气与之正面PK之外,其余均选择错峰上映。 《速8》之所以在还没有正式上映,就能够对其它电影产生如此之大的震慑力,主要在于《速7》当时创下的内地影史票房纪录,实在是让其它电影难免产生“一朝被蛇咬”的心理“恐慌”。而事实上,《速8》在上映伊始,也证明了这种恐慌并非是空穴来风。根据猫眼数据显示,《速8》在预售票房期间,就获得了超过2亿元的票房,打破了多项纪录。而在上映首日的午夜场,就收获了6000万的票房,同样超越了《速7》同时段的票房纪录。 像《速8》这样的好莱坞巨制,向来都能够吸引国内品牌商的注意。没有原因,在“碎片化”成为主基调的今天,能够找到一个产生注意力经济,并且引发全民话题讨论,实在是太过难得。更何况,拥有《速7》成功的背书,更是大大降低了品牌商们如“赌石”般植入电影的风险系数。 因此,在“稀缺的总是昂贵的”的原理支撑下,能够最终植入到《速8》中的品牌无不是享誉国际的大品牌,可口可乐、苹果、腾讯QQ…… 对,你没有看错,腾讯QQ确实是植入了《速8》。要知道,腾讯对于自己的王牌产品的品牌投入一向是非常“谨慎”,毕竟拥有两个超过8亿用户平台的底气,“随便一个弹窗就可以覆盖几亿用户,一个电影又能影响多少。”而这次腾讯选择QQ植入《速8》,显然也证实了QQ本身对于这部电影的看好。 作为老牌的互联网产品,腾讯QQ在电影的植入方面显然并不会如同其它品牌方那么“简单粗暴”: 在电影的65分钟,当镜头随着行驶的机车驶过路面的时候,我们能够非常明显看到在路的右边有着腾讯QQ字样的硕大的广告牌。 从这个植入方式,我们能够看到满到溢出的智慧。 首先,这是电影史上首次AR的深度结合。 尽管在经历了2017年QQ和支付宝的AR红包大战的人们对于AR这个概念并不算陌生,但是除了抢红包之外,j2直播,AR究竟还能够做什么,大多数人实际上都没有能够体会到在红包之外的AR应用场景。而这次QQ-AR技术在《速8》海报里就得到深度的应用: 一方面让AR的场景应用得到了扩展——要知道,很多新奇技术的应用都是由品牌营销率先开始的,让大家知道了QQ-AR平台的另一种打开方式。一个不太久远的场景是,一旦用户被培养出了用QQ-AR“扫一扫”的使用习惯,当用户走在大街上时,自然会不自觉的掏出手机用QQ-AR“扫一扫”,发现美妙的瞬间。这为QQ在未来打造AR平台上做了先导性的宣传。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QQ植入《速8》,除了在影片中的画面之外,还跟官方合作,在电影的宣传海报上做足了文章。这显然是一种既能够获得片方好感——为《速8》宣传,又能为自己做广告的方式——为之后的其它电影宣发提供了“灵感”。 另一方面,QQ此次植入《速8》也让自己充满了时尚和科技感。这不仅仅在于,在这部电影中,与QQ同屏出现的仅有可口可乐、苹果等一些时尚品牌,还在于作为一个国内的互联网产品,能够在国际大片中展现自己科技方面的“肌肉”,显然这不是随便一家公司就能够做到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在人工智能大爆炸的今天,国内互联网公司向科技公司转型已经成为了一个摆在台面上的比拼,而对于腾讯来说,下一个6年向科技公司转型也早已写入了公司的发展战略。 其次,这个植入异常巧妙并且聪明。 腾讯QQ并非是国内唯一一个做好莱坞电影植入的公司,在此之前,伊利、蒙牛等等众多国内品牌均有过尝试,但从结果看来,中国品牌植入好莱坞并没有那么容易被接受。原因在于,中国拥有着与西方世界完全迥异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字和形象在好莱坞的西方世界观里出现,会显得异常突兀。“让人一秒钟出戏”成为了品牌方与观众之间的矛盾爆发点。 像是《变形金刚》,电影里纷杂的中国元素密集杂乱,很多强行品牌植入的场景让人有点莫名其妙,除了制造笑点之外,并没有太多意义,反而最终留下中国品牌很“LOW”的印象。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