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把自己叫做一家数据公司的阿里巴巴,接下来要认真地对待数据、底层科学技术和“人类的未来了”。看起来比Google、Facebook和百度这些对人工智能早有规模布局的公司晚了一些,但野心更大。 12月9日,阿里巴巴集团召开了一场技术大会,自上而下地动员集团的20000名工程师数、百位科学家参与到集团的“新技术战略”中去。这个所谓的新技术战略就是昨天(12月13日)阿里巴巴正式对外公布的“NASA计划”:公司将建立自己的“NASA”,面向机器学习、芯片、IoT、操作系统、生物识别这些核心技术,组建崭新的团队,建立新的机制和方法,为未来20年、服务20亿人的新经济体储备核心科技,“全力以赴”。 从几个参会的主要发言人其实可以看出这场技术大会的规格:几个核心高管——集团董事局马云、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逍遥子)、集团 CTO 行癫和鲁肃(蚂蚁金服 CTO)都对集团员工做了演讲和表态。在阿里内部,这种配置的动员大会其实并不常见。 而按照阿里巴巴以往的习惯,自上而下的价值观和战略推动往往是这家公司下一步动作的信号。这里有几个验证:2012年,马云曾经在网商大会上表示“电商、金融和数据”是公司接下来的三个阶段,不久后阿里巴巴电商业务整体赴美上市达到1000亿美元市值;上市前,蚂蚁金服从集团中剥离出来,国内上市也是箭在弦上;阿里上市后马云公开表态说未来10年要投资“Happy & Health”,也是在那不久后,阿里影业和阿里医疗就浮出了水面。 我的意思是,这场大会虽然有些形而上,但它对于阿里巴巴这家以企业价值观和马云个人领导能力为主要凝聚力的公司来说有着切实的推动作用。如果你看看跟它同一量级的公司——Google、Facebook甚至中国的百度都在技术研发和投入上做些什么,以及阿里巴巴本身的“电商、金融、数据”三步走的战略规划,就会明白它背后的含义。
NASA计划:它不是阿里巴巴的 Google X 我从几个阿里巴巴集团公关部门和几个阿里巴巴的朋友口中得到了一些关于这次NASA计划的事实和八卦: 阿里巴巴在云计算等底层技术和传统 IT 基础云端化上的投入有目共睹,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前段产品和商业化的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当淘宝和天猫需要应对大规模的流量请求和高并发处理时,就着手进行 IT 基础设施的投入;当 IT 基础设施投入到一定程度时,阿里云应运而生,对内部和外部提供计算能力;当淘宝、支付宝、阿里影业等业务部门需要语音和图像识别、金融云、安全和 GPU 渲染等技术支持时,阿里云和各自的技术部门为其开发相应的功能…… NASA 计划的目的,是考虑到这种“兵工厂”式的开发模式有着局限性,只能满足当下的需要,很难进行前瞻性的、脱离现有大阿里产品的技术研发。 而且,NASA 计划中的项目与 Google 和百度等不同的是,后两者所开发的技术有相当一部分是自己使用,比如无人驾驶,或是图像和语言识别这类产品。NASA 计划将会以“开放平台”的形式提供服务和产品,像阿里云计算那样开放出来,通过 API 的形式输出给外部公司使用。这是阿里巴巴典型的产品战略。 另外,NASA 计划的实现形式与 Google X 、Facebook AI 实验室(FAIR)或是百度 IDL 这样的内部实验室或独立子公司不同。各个子公司的技术高层人员会组成委员会这样的非正式结构来推动NASA计划里的项目,而不是以专门成立子公司或者人员调度的形式进行。 这意味着,它既不像普通的业务部门那样有着正式的管理和执行层,也不像一般公司内部的非正式组织那样处于一个松散的无目标的状态,毕竟这件事已经经过了马云等高层的推动,还有这“委员会”这样的组织形式存在。总之,是为了让全集团上下把技术当作商业同等重要的事情去看待。 没错,整个 NASA 计划特别有阿里巴巴的特色——既不像外企的结构森严形式,也不是那种过于讲究非正式沟通的企业文化。这种形式恐怕也只有阿里巴巴才推进得下去。 一个还算靠谱的消息是,NASA 计划的项目将会从阿里巴巴公开提到的几个方向中出现:也就是机器学习、芯片、IoT、操作系统、生物识别这几个其中之一。 NASA 计划 vs. 阿里云 再来说 NASA 计划和阿里云的关系。 阿里云对外虽然是以一个 To B 类的公司独立提供公有云计算服务,但在集团内部,它更像是一个大型的后台支持系统,其业务走向受到阿里传统的电商和金融业务的制约和影响。阿里云本身脱胎于阿里集团内部的技术需求和开发部门,当其需要对外提供产品的时候才以一个独立的子公司的形式出现。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