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供应链、物流众包、前店后仓、O2O??过去两年,生鲜电商几乎把各种模式演练了个遍,在漫长的试错过程中,倒闭、裁员、转型、被收购、业务萎缩的消息不绝于耳。“失败者”的失败各有不同,但也不乏有人趟出了一条路。 去年7月,每日优鲜宣布在北京实现区域性盈利,不同于多数生鲜电商动辄5-6000的SKU,每日优鲜SKU数仅为600个左右,这似乎并不符合以往电商“大而全”的扩张思路,而前置冷链2小时送达,也似乎意味着高昂的交付成本。在这样看似不合常理的模式下,每日优鲜是如何实现盈利的? 而在外部,整个零售行业正在经历着“新零售”的洗礼,线下零售再掀风浪,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已然成了一种“政治正确”,线下“自救”的花样不断翻新,线上线下联手的消息也是层出不穷,对于线下的这波“复辟”,纯线上模式的每日优鲜又如何看待? 每日优鲜创始人兼CEO日前接受钛媒体采访,向我们一一揭开这些问题背后的答案。 生鲜电商的市场渗透率3%,赖谁? 从第一家生鲜电商诞生到现在,已经过去十年有余,而预期规模高达千亿的市场也只勉强打开了3%。另据不完全统计,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只有1%实现了盈利,4%持平,88%亏损,剩下的7%是巨额亏损。 生鲜电商为何迟迟打不开局面,又为何难言盈利?对此,徐正有着自己的一些思考。在他看来,生鲜电商之所以一直兜兜转转,大多是栽在了三个问题上:团队能力不强、时机不对、模式不对。 生鲜行业对人才结构的需求跨度很大,要懂农业的,要懂互联网的,还要懂大规模物流管理的,这些人才单找都容易,凑在一起就很难。 国内农业在过去从来没有经历过规模化,所以懂农业,都没有规模化经验;而没有规模化经验的,又往往缺乏工商管理知识储备,所以生鲜行业复合型人才极少。
每日优鲜创始人兼CEO徐正 徐正在创业之前,曾在联想佳沃负责投资业务,在这期间看过很多生鲜团队,看来看去都没有十分符合他心中标准的,于是就创办了每日优鲜。 “生鲜的整个链条很长,一个公司要把这个价值链上所有的事情做掉,那就对这个公司的组织能力要求很高。在商品、物流、用户这三个核心环节的能力上,都不能‘偏科’。” 在联想佳沃之前,徐正还曾在联想负责笔记本事业部,有着多年的零售、供应链管理经验,这一时期,联想经历了从专卖店渠道向电商渠道转型的过程,这段经历也让徐正对于零售这门生意有了更多不一样的理解。 生鲜市场一直难以打开,在徐正看来还有一个原因——需求端的规模迟迟没有起来。过去,家中的买菜权大多掌握在妈妈、奶奶辈手里,她们更倾向于去线下购买生鲜,而生鲜电商的目标群体则更多是熟悉互联网的80、90后。 所以,过去十年,生鲜电商们一直在苦苦的等待生鲜采购权的更替。但即便市场需求尚未爆发,平台仍需要组织一套生产、采购、物流、运营、营销体系。 为了扛到需求爆发的那一刻,公司往往会走向为了生存而建立起一套服务边缘需求的体系,也就是徐正所谓的“痒点”。 而这套体系也在需求端培养的过程中被不断固化。“所以当用户的痛点出现的时候,这些平台就只会挠痒痒了。” 徐正说道。 用户运营、物流搭建、商品管理,围绕着零售的这几点,有着一套被从业者奉为黄金手则的方法论。而这恰恰是徐正看到的,过去生鲜电商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复用其他品类电商的套路:用户是流量思维,物流是中心仓,商品要做全。 而徐正在构思这三件事情上的逻辑就和传统电商的认知不太一样。商品做精选不做长尾的,物流用前置仓,运营遵循“用户思维”。 学数学出身的徐正,喜欢用公理和定理去判定商业世界的逻辑。“用户第一,这叫公理,但长尾理论就属于定理,有它的适用范围。卖书延伸出来的一个理论适不适合卖生鲜,要打问号的,不能简单借鉴。” 而对于生鲜这种购买高频的生意来说,把一个经常购买的老用户伺候好,远胜过去获取一个偶尔购买的新用户。也就是徐正所说的“用户思维”——如何把用户吃的更深。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