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付费”的背后,是一个数量巨大的充满焦虑感的知识阶层,随着社会的不断加速,这个阶层也正在越滚越大,正是他们,奠定了内容付费这个风口坚实的基础。 By 金木叶 累计销售1440118份,其中除了651735份是每份1元,其余每份199元。拿计算器乘了一下,得到这样一个数字:157539952。 1.575亿元。 昨天,罗振宇在北京瑰丽酒店的成果汇报会上,对外公布了"得到"app上专栏的销售数据,他没有公布总收入,atv,总收入是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算出来的。
"得到"上一共有19个专栏,除了罗振宇自己的专栏仅卖1元/份外,其余18个专栏都是统一价格——199元/份/年。 罗胖还透露,“得到”总用户558.48万,日均活跃用户45.45万,专栏周打开率63.1%,专栏日打开率29.3%。 花了钱,日打开率还不到30%,这是不是意味着这钱花得不值?毕竟,有那么大一个比例的人付了钱,却不看。 “得到”出现后,很多人都对它抱有巨大期待,但也有疑虑,大家都希望能看到阅读率有多高,复购率会是咋样——因为这能展现它的可持续。30%的打开率是不是展现了“得到”的失败? 在罗胖看来,30%的打开率不是个问题,他横向比较了微信公众号,说现在的微信公众号是免费的,不花钱的打开率应该是不足5%。 但微信公众号是免费的,“得到”专栏毕竟是收费的。“买书你回家都看吗?我从知觉上来看,应该也不超过5%,反正我想想我自己,买了100本书,能看5本就不错了。所以这没有什么可质疑的。”罗胖如此辩解道。 刺猬公社也不觉得30%的日活是个问题,而且也看好“得到”的未来,应该说,看好内容付费的未来。 在前互联网时代,为内容付费一点都不奇怪。不论是书报杂志,还是有限电视,或者歌曲电影,一手交钱,一手获得内容,一直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比特化之后,报纸上网了,没人买报了;杂志上网了,没人买杂志了;音乐电影上网了,没人买碟了。互联网上就像开放了内容的免费流水席,任人予取予求。 免费成了大家习以为常的消费习惯,这正如安德森在《免费:商业的未来》中写道的:网络上流行的“免费”手段并没有什么陷阱,它并不是为了吸引你日后购买的一种手段,而是实实在在的免费奉送。 其余互联网产品的免费,在成就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免费:商业的未来》中文版的序言中,周鸿祎提到Google一直是互联网免费策略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为了跟微软的版权收费策略叫板,Google先后把邮箱、地图、办公软件等等都给免费了,结果Google成了全世界最大互联网公司。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则提到了淘宝用免费打败了ebay。 这些互联网公司在通过免费获得巨大流量之后,也获得了高溢价的商业机会。 然而,对于像内容这种创意产品来说,免费所带来的伤害是实实在在的。互联网改变了音乐的载体后,使得唱片业一蹶不振,音乐人难以专注生产好内容;免费电子书唾手可得后,出版业每况愈下,优秀作者更是纷纷逃离;纸媒更不用说了,再精致再有创意的媒体,也很难找到付费的用户。 人们一度以为,互联网上的免费,是不可避免的长远趋势。 不承想,在信息不断膨胀之后,为内容付费的行为竟然一点点又回来了。虽然付费报纸杂志一直不成功,但先是从阅读平台上付费看内容开始,然后是视频平台上看剧,然后是微信上赞赏,然后就出现了“得到”这样的内容阅读平台,突然,为内容付费似乎成了大势所趋。 这种转折,正像凯文凯利在《必然》中写道的:电视盛行的年代,确实没有任何人写作了。21世纪初,新式的电视和平板电脑引起了写作的热潮,这股热潮延续至今,仍没有消散。人们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差不多是80年代的三倍。2015年互联网上页面超过60万亿,atv,普通民众每天发布8000万条博客,全世界年轻人每天在手机上写下5亿个段子。 由免费到付费,无疑是内容消费升级的重大体现。为什么会有这种升级?毫无疑问是多重因素的影响,比如移动支付的便捷,比如社交化的阅读场景,比如社会化内容平台给个人提供塑造IP的可能性,比如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