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C全称为Mobile World Congress,即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在2017年2月举行的MWC 2017上,英特尔却体现出了爆棚的存在感:该企业展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甚至要比到场的手机厂商还要多。在以往的理解之中,英特尔的名气更多的是停留于PC以及服务器领域,在外界眼里,他们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插入可能会产生一种莫名感。 事实真如此吗? 让我们把时间倒退回2004年,当时在通讯领域有这样一种无线接入技术——WiMax,即全球微波互联接入。其面向互联网的高速连接能力,长达50公里的数据传输范围,QoS保障等等,一并被认为是3G最具威胁的对手,没有之一。 后来因为电信运营商认为WiMax是一种移动化的宽带业务,欠缺了移动业务属性,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3G。然而当4G诞生之后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现象:客户需求更高流量,设备需求更低延迟。 因此,如果考虑5G所包含的产业规模,那么宽带移动化和移动宽带化势必合一。而WiMax是哪家的业务呢?答,英特尔。不过这只是一个铺垫,并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英特尔要进军5G。 所以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先看4G,2008年4G技术商业化时,作为应用层的我们能够感受到明显的网络传输效率提升,因此视频,尤其是短视频的社会热度大幅度提高,其流量变现的商业模式也一度成为了风口话题。 但事实上,从4G流量成本来看,该技术手段仍然停留于智慧移动终端层面上。社会无时无刻都在进步,科技水平也随着社会发展而在提升,由此我们引出了一个新概念——物联网。即设备连接云端,通过云计算来完成本地无法完成的任务,像是无人车、移动VR等等。虽然这个概念很简单,然而产业规模是巨大的,即使不算上保险业也能达到万亿美元级别。 所以就有了5G,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语言。5G流量成本相比较4G将会降低1000倍,同时传输速率也将大大加快。底层技术巨头英特尔以计算量著称,所以复杂度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存在的。再加上之前WiMax的背景,这就使得英特尔有了一张进入5G领域的门票。 其次,如果想要实现端到端之间的掌控,那么就必须要把握其中的通道。举个例子,2017年高通在每部苹果手机上收取的专利费用达到了15美元/台,其中占据比例最高的就是通信技术的知识产权,而且随着社会进步,开奖,这种专利费用将会与日俱增。 那么也就是说,即便英特尔实现了万物互联,如果通道技术无法自己掌控的话,直播,每台设备为其产生的额外费用将会让英特尔吃不消。这种运营成本可能会阻挡了技术的脚步,也影响了英特尔物联网生态的建设速度。 同时,我们也引出了英特尔进军5G的另一个原因:生态。据销售与市场事业部副总裁兼全球物联网销售总经理Rose Schooler介绍,英特尔在物联网生态上的战略是一种“圆环套圆环型”的布局,如下图所示。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英特尔从云端到设备端之间需要途径至少两个环节。出于对信息安全的考虑,英特尔每层环都建立地非常谨慎,尤其是环与环之间连接的地方。如何才能做到最大程度上的安全呢?就是自己做,可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此外,出了问题能第一时间找到事发原因并且修复,提高了其服务能力。这些正是作为客户所需要的能力。 还有一点,就是物联网所涉及的边缘处理能力。边缘处理本身不是单独的计算节点,边缘和云应该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端到端系统,两者是共同配合的。根据用户对于应用的要求,合理地分配负载,最终实现这样一个分布式的最佳解决方案。 在某些应用场景里,边缘是相对数据做一个预处理预过滤的过程,从大量的数据里把它的特征信息提取出来,再把这些被处理的数据传到云端进行进一步处理,而不是全部的原始数据,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对网络带宽的限制。于是乎,英特尔需要通道技术来支撑边缘处理能力的拓展。 英特尔的做法是啥? 让我们起底产品,英特尔基本上把所有和5G有关的项目都拿到了MWC 2017上做出了展示: 5G FIRST:一个涵盖了诺基亚AirScale大规模MIMO自适应天线、数据包内核和移动传输解决方案的诺基亚无线接入网(RAN),以及一个采用了英特尔架构的完整的服务产品。诺基亚将采用英特尔5G调制解调器,应用于5G FIRST的初期部署,从而为使用固定无线接入的家庭提供超宽频带,以替代当前的光纤部署。 5G NR:英特尔与众多行业伙伴联合推进5G NR标准化进程,并计划于2019年早些时候实现大规模的试验和部署。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