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如果是用 Apple Watch 来操作,甚至可以省去掏手机和验证指纹的步骤,只要把手表放到 POS 机前感应一下、再点两下就搞定了。
(图片来自:EJ Insight) 看上去如此简单易用的 Apple Pay,本应在被称作 iPhone 大国的中国大展拳脚的,为何却败给了操作步骤要复杂得多的支付宝和微信了呢? 这就要从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说起了。在中国,在线购物充当了移动支付工具生长的土壤,为移动支付培养了大量的早期用户,近几年火热的互联网金融和各类 O2O 服务更是帮助移动支付取得爆发式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如今,吃饭、购物、打车、寄快递、点外卖……只要能够想象得到的生活场景,几乎都被移动支付包圆了。
(图片来自:橙新聞) 除此之外,第三方移动支付不仅仅解放了我们拿钱包的手,还提供了更多关于社交、娱乐的附加价值。过年的时候,互发红包拜个年;朋友同事聚餐时,用收款功能进行 AA;看电视节目时,用摇一摇参与一下抽奖;情人节时,还能发个“520”或者黄金红包秀个恩爱…… 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使用场景是 Apple Pay 无法覆盖到的,最起码现在不行。就像 Apple Pay 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网上流传的那个段子: Apple Pay 不能发红包,这对爸妈来说就是辣鸡。
有了这些附加功能加持的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哪怕扫码支付再怎样被人唱衰,还是能牢牢把用户绑在自己的手里。 再加上,相比之下,Apple Pay 的使用门槛还是比较高的。 首先,Apple Pay 仅支持在包括 iPhone、Apple Watch 和 iPad 在内的部分设备和应用中使用;其次,商家需要额外升级或改造支付设备,这些可能都要由商家自己买单;再次,尽管苹果声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商家加入了 Apple Pay “全家桶”,但比起支付宝、微信上至商场百货下至菜场小贩的覆盖面,Apple Pay 还是略显小众。
所以在大部分的情况下,Apple Pay 在中国都变成了一种来自果粉的情怀式膜拜,或者是尝鲜,但有时候这种情怀也有可能遭遇现实的打击。由于普及率和知名度较低,有些支持 Apple Pay 的店铺店员也经常冒出“什么 Pay?”的反问。由于暂时不支持外币卡,库克在深圳星巴克也没能成功使用 Apple Pay 付款,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一边是久经沙场的对手,j2直播,一边自己也没有什么能制胜的绝技,这样的 Apple Pay 在中国市场自然不会如想象中那么顺风顺水。 倒戈的队友 前面说了 Apple Pay 并不靠颠覆传统的银行金融体系来发展移动支付,相反,通过简化支付程序,Apple Pay 相当于帮传统的支付体系做了个技术升级。尽管苹果也要从中收取部分刷卡手续费分成,但能助其参与移动支付大战,还不触及他们的核心利益,传统支付体系自然会表示欢迎。 这就是 Apple Pay 能顺利落地的原因。在国外,苹果和 VISA、MasterCard 等卡组织合作,在中国,这个队友变成了银联。
在中国,银联的地位是难以撼动的。作为中国最大的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银联 2016 年网络转接交易金额达 72.6 万亿元,同比增长 35.2%;同时,银联的发卡量还多年位居全球卡组织第一。 抱紧了银联的大腿,就相当于获得了一张通行证,Apple Pay 这个选择无疑是明智的。在入华的当天,Apple Pay 就立马获得了中国线下超过 400 万台贴着银联云闪付标志的 POS 机的支持,这对于还要大力烧钱搞地推的支付宝、微信们来说,宛如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
(图片来自:TechCrunch) 然而就像孩子只有一个爸爸,但爸爸却可以生很多个孩子一样,没有太多核心技术的 Apple Pay 只是银联用来布局云闪付的其中一个棋子。今天是 Apple Pay,明天也同样可以是 Samsung Pay、Android Pay 或者华为 Pay。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