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渐渐的,人们发现在这种模式下,随着应用数量增多与数据不断积累,虽然逻辑上后台是中心化的,但以相互独立的(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分散)物理服务器/存储构成的IT基础设施,在成本、利用率、业务动态响应方面的表现,已经越来越差。 为此,人们开始进行新的努力。随着服务器、存储虚拟与网络虚拟化等IT技术的发展,机构自有的IT再次从资源整合的高度进入"中心化"时代,将后台原本割裂的物理资源,整合为单一的资源池,逐渐演变为私有云。 而跨越机构界限的IT中心化,也以云的形态重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就是"公有云"——其以全新的IT服务形态,打破了人们对IT中心化的传统认知。这也让人第一次觉得"全世界5台大型机就够用"的预言即将实现——各机构自身的中心化IT(私有云)都不需要了,如果愿意,全国及至全世界的IT需求,都可以用一个超大规模的公有云体系来承载。 但是,历史规律告诉我们,这只是一个短暂的阶段。 无论公有云的支持者愿不愿意,atv直播,都要面对这个现实——随着技术的突破,前台互联终端的能力不断增强,类型也在迅速增多,并由此诞生出新的应用场景和信息处理需求。 随之而来的,将是相对于公有云的大集中化,IT平台的重心将进入第二个"分散化"时代。 这其中将有多个层级——组件、系统、机构,而从云的角度,我认为私有云仍将是这一轮 "分散化"进程中,比公有云最重要的中枢节点。 (图片来源:a16z.com) 回顾IT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分分合合"的客观规律,而随着IoT的发展,新的一轮分散化时代已经来临,以大中心化为核心理念的公有云将难以应对。 为什么会这么说? 核心的关键在于,不可阻挡的IoT(物联网)大潮已至。 各种物联网配套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移动化CPU、GPU、FPGA等芯片技术),让"信息处理越来越走向前端的进程",进入了横向普及的高速发展期,即在第二个维度上迅速爆发——所物联的事物包罗万象:比如机械设备上的状态传感器、遍布城市的摄像头、可穿戴的智能设备等等。 这些事物可以是消费类的,也可能是工业级的,并由此带来了新的管理、业务与商业模式。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面对数以亿级乃至百亿级前端设备所产生海量数据,实时反应能力面临严峻的考验。 为此,一种新的在最前端进行实时信息处理的概念出现了,这就是如今异常火热的Edge Computing,即 "前沿(边缘)计算",或者说"雾计算"。 与传统的中心化理念相比 ,显然Edge Computing更符合未来发展的需求,而基于互联网的公有云服务,则在及时应对分散化的能力与安全性上受到越来越大的制约。 第二个"分散化"时代里的云计算 从技术上讲,云计算本身和实时处理并不冲突,但公有云的应用理念,是以规模化取胜——用超级的数据中心(或数据中心集群)来覆盖尽量广阔的地域,但不可能在每个城市,每个客户的旁边都建立一个数据中心。 比如在中国,AWS目前只有一个北京大区,atv,我们可以想象在哈尔滨或海口的AWS服务延迟,相对于北京的差距会有多大。 而在安全层面,IoT将原本很多机构内核心的物理环境、状态都数字化了,对这类数据的处理(如关键生产设备的状态、关键地区的影像等),安全性要求明显更高,放在外部的公有云,也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再从数据量角度来看,对于传统的普通应用,公有云有较强的综合优势,但在应用场景不断增多,需要海量数据实时处理的趋势下,公有云应对起来将愈发捉襟见肘。 比如一辆自动驾驶汽车,以当前的水平,平均每行驶1.6公里就会产生10GB的数据(来自内部机械监控、周身雷达与摄像头等传感器),如果以时速60公里计算,相当于每秒产生106MB的数据。而且,这个数据量将随着车速、汽车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必须要在汽车本地(即Edge端)处理。即使是外传部分数据,进行次实时的响应处理,也因为时延等原因,不可能选择非本地的云。 再比如,对于城市安防意义重大的街道摄像头,对其拍摄视频进行人像识别的速度,很可能就决定了抓捕重要逃犯的速度,而面对成千上万的摄像头,除了逐步让它们本身具备Edge Computing的智能,另一方面也可以选择高响应速度的云予以支撑,但首选绝不会是非本地的云服务。 另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工业4.0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生产系统的实时自动调节与控制(比如与外界实时沟通的CPS系统)。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