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更半夜对着邻居大门扫福字,吓得人家差点报警,就为了一张敬业福(还没拿到)?起早贪黑流窜大小亲友群,只为抓住每一个红包?不论是一分五分还是三块五块,总有人红着眼眶熬着夜……小小的红包,为何有着永恒的魅力?
另一个怪现象是,平时省吃俭用的爸妈们,临近年关却突然开始争当剁手党,一个劲儿地买买买。平日里精打细算的人,又为何会在购置年货上毫不犹豫? 在回答之前,先来想象一个场景:你打算去看一场演唱会,可就在去现场的路上,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插曲一:坐车的时候,你发现丢了1000元钱,这时你还会按照原计划去到现场,花1000元钱买票看演唱会吗? 插曲二:坐车的时候,你发现几天前花1000元预购的演唱会门票丢了,这时你还会继续去现场重新花1000元再买一张票入场吗? 在前一种情况下,大部分人会选择继续看演唱会;而在后一种情况中,大部分人放弃了计划。他们悻悻地想,在网上看直播也是一样的。 同样是损失了1000元钱,怎么就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呢? 心理账户,专款专用 来自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行为科学与经济学教授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答案。塞勒在1985年曾进行过一项研究,在这项研究中,他提出了一个如今在经济心理学中十分热门的概念: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 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许多心理账户,人们会把不同的收入和支出列入到不同的账户内,而不是像会计账户那样统筹管理所有的收入和支出。50元现金和价值50元电影票,分属于不同的心理账户,它们在心理上没有叠加效应,因此丢了现金并不影响你继续观影;而丢了电影票,以及再买电影票的钱属于同一个心理账户,它们有叠加作用,这种作用带来的感受就是“花100元钱看场电影太不值当了吧”,结果就是很多人放弃了观影。
在我们的心理账户中,一笔笔钱会被分门别类的放置。一笔专项款用完了,想从别的账户借钱,可不那么容易。图片来源:marketingsociety.com 现在回到精打细算的人身上。显然,他们的心里开设了两个账户,一个叫“过日子”一个叫“买年货”。在“过日子”账户里,他们秉承了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这里面的钱一块要掰成两块花;而“买年货”账户里的钱则是专款专项,是他们专门为过年充值的,好像非得在买年货上花光一样,因此人们对待这笔钱要大手大脚得多。 当我们好奇精简持家的妈妈在过年时为什么要买吃不完的糖果、穿不完的衣服时,她们总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反正都是要买的”。这句“反正都是要买的”恰恰反映了她们在心理上开设了一个不同于以往,专供过年用的心理账户。
用不完的账户可是要清零喔 那么,这个长在心里面的账户是什么样子的呢?它和传统的经济账户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从经济学上讲,每一元钱都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一元就是一元,不管它是你辛辛苦苦挣来的一元钱还是捡来的一元钱,它对你的效用都是一样的,就是让你的总财富增加了一元;但不同心理账户之间的一元钱是不可替代的: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它的价值要远大于路边上捡来的钱。
抢不到的红包总是最大的……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通常不会用“买年货”账户里的钱,去救济下“过日子”账户,因为“买年货”账户和“过日子”账户是不等价的,两者的钱无法替代,更别提相互救济了。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