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长期从事生产制造的企业,通过长期的运作诺基亚已经制定了严格的质量规范,早期诺基亚手机凭借严格的设计规范与生产要求实现“不怕摔”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一直到现在都可以消费),但随着各大厂商对于跌落测试的重视很快整个行业的综合水平都有所提升,而更重要的则在于另一方面:手机已经从奢侈品逐渐向快消品转化,到现在中国大陆的手机平均换机周期已经接近11个月,也就是说在手机出保修期之前已经被替换掉,因此持续在质量上投入成本的边际收益越来越小。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诺基亚在智能手机互联网服务生态的尝试没有获得成功,虽然屡败屡战,但终究是屡战屡败。 在讨论移动互联网时,经常遇到一些自称为乔布斯忠实信徒的“果粉”谈及苹果在移动互联网服务生态这项伟大创新的时候兴奋得几近失禁,但请注意水果公司最多也就是“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而并不是“创造了智能手机”。 如果要提及智能手机及其生态的缔造者一定是诺基亚:从Symbian 40基于java并且不大于64K的小程序初步试水再到Symbian 60V2和V3生态体系的辉煌,Symbian可以说一手孕育了国内手游和安全行业,众多叱姹风云的游戏开发商和网络安全企业基本都是从诺基亚7610和E71上获取的第一批宝贵的用户…… 至于互联网服务方面,前瞻能力并不差的诺基亚也同样没有忽视这块战场,从05年开始就已经在音乐领域提前垫砖铺路,推出XpressMusic品牌为日后的Nokia MixRadio打下了基础;随后的Ovi地图则成为了现在被德国三大车厂-BBA们(奔驰宝马奥迪)抢购的Here地图的前身。 可惜商业社会中所奉行的从来都是成王败寇理论,在Apple已经红遍全世界的今天,又有谁还会在乎诺基亚在智能手机行业的开创功劳呢?毕竟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啊。 对于诺基亚这类欧美手机品牌厂商而言,这个行业没落下去并不是世界末日来临,更重要的是如何尽快进入一个新的利润丰厚的蓝海中去(例如通讯设备领域),因此选择退出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毕竟在资源不是特别充分的情况下,能够快速止损非常重要。 从企业管理角度来看,产品、品牌乃至市场都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需要对于初创、上升、成熟以及衰退每一个时期进行精准的管理以实现最大的商业价值,诺基亚作为1865年就成立的一家货真价值的百年老店而言自然也是深谙此道,这也是其能够从历史上芬兰引以为傲的造纸业转型为显示设备制造商而后又精准卡位进入通讯领域且至今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 其实不仅仅是诺基亚,很多欧美的老牌企业在生命周期管理领域都已经做到了“老奸巨猾”,往往能够在某个产品或者行业还在巅峰时就开始规划如何采用平稳的方式退出了;在通讯领域,对于退出手机制造领域这件事情颇有心得的,是与诺基亚齐名的两家国际大厂:爱立信和西门子。 在我们正式对于爱立信和西门子的打法进行分析之前,有个段子值得讲讲,活跃一下气氛: 在北京的手机从业者看来,与望京这个地方高不可攀的房价完全不相匹配的是这里的风水,曾经有人把望京形容为手机行业巨头的坟墓,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这种说法虽然刻薄但也确实符合事实: 仅仅从望京北路到望京东路区区两公里的一段小拐弯上就聚集了爱立信、摩托罗拉和诺基亚三家通讯巨头,如果再往西南走几公里的话就到了位于花家地的西门子大厦,已经能够凑齐一桌麻将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纷纷前仆后继退出了手机制造行业。 如果再考虑到联想移动曾经于2012年到2015年也在这附近办公以及联想手机的现状,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望京这个地方是如何能够如此“人杰地灵”的吧? 更神奇的还在后面:2013年雷军把小米从望京的卷石天地搬到了20公里外的清河五彩城,恐怕这就是玄学吧…… 等等……突然想到锤子手机就在望京的绿地中心办公,真不是方(北方方言,可以粗暴的理解为“诅咒”)您啊罗老师,我爱您和锤子,请继续加油# 退出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找到合理的退出时间和退出途径,甚至可以把退出做成一门生意 相比较诺基亚在iPhone和小米们的两翼夹击下丢盔卸甲最终频出臭棋、最终无奈退出手机市场而言,西门子和爱立信早早就看到了消费电子行业即将面临的巨大挑战,纷纷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将相关的业务进行剥离。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