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凯华:从技术上来讲,大家可能觉得所有的语音交互都偏简单,我想这个事情应该从两方面看。一个是大家觉得语音交互的作用可能和手机上打开一个App的效果差不多,当两者效果差不多时,我们主打的其实是场景上的优势。电脑屏幕更大,还有键盘,那为什么还要用手机呢,就是应为使用场景上的便捷性。语音交互也是同样的道理。 第二点就是,语音在有些场景下,会比GUI(图形用户界面)更好。举个例子,前几天我想买件羽绒服。打开App后,会发现很多款式和品牌。我本人比较讨厌那种一格一格的羽绒服,可能因为我最近胖了(笑)。但下拉菜单提供的选项里面并没有这一项,这就让人比较郁闷。其实这种场景下,需要对服务有更深入的理解,才可能用户作出响应。 从GUI角度来说,设计已经做得很好了,最大限度利用了屏幕空间。但是一旦用户的需求进入长尾,或一些比较灵活的形式时,GUI就挂了,没法提供那么多选项。但如果通过语音就完全有可能做到,这属于与用户场景的深度结合。 如果大家用过度秘的App,会发现我们是进入了美食、电影等领域的,但更深度的服务是需要和第三方的内容提供方更好的合作才能做到。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要设一个闹钟,或者调成省电模式,在手机上是要点很多下的,而通过语音很方便的就能完成,这就是语音交互比GUI强的地方。 那在社交方面呢?会产生什么样的变革? 景鲲:社交也会有很大的想象力。大家知道以前的社交是基于通讯录的,将来是不是可以实现家庭与家庭间的社交?中国人住的比较分散,比如外出求学、打工的,而家庭间的联系又非常紧密,这里面可能产生一些火花。再比如现在有很多单身的人,将来有没有可能像科幻片《她》(Her)里的那样,对虚拟的对象进行社交,或者产生一些情感上的依赖。 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是,人跟机器对话的时候往往觉得更安全,会说那些不太会跟身边的人说的话。这其实就是降低了放松情感的门槛。所以,在各个方面,我都认为对话式交互都具有无限的想象力。 百度除了在语音识别的准确率方面能与亚马逊Alexa抗衡外,还有什么其他的比较优势? 朱凯华:单说语音识别的话,目前也有好几家竞品在做。真的想把Alexa这样的产品做好,百度比较独特优势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用户需求的把握,二是理解用户表达需求的方式,这两点非常重要。 首先,从用户需求把握上说,Alexa这样一个新的品类肯定会带来一些新的需求。你不会让百度去设个闹钟,或者做其他什么诡异的事情,但可以让它开灯。但又很多需求是大家都有的,比如询问天气、交通状况什么的,大家会发现这类需求百度会有比较充分的表达。从中国用户的整体需求看,百度应该是最完整的,或者说覆盖得最好的,这点上大家应该是有共识的。 第二点就是用户在表达需求时的方式会很不一样,比如大家在搜索时都会使用关键词,比如“北京”、“天气”,但在语音交互是,大家提问的方式可能就不一样了,比如“告诉我明天天气怎样?”,或者“明天天气好吗?” 手机百度的日活其实非常高,开奖,超过1亿,里面有很大的百分比(具体比例不方便透露)是通过语音搜索的。从这些语音搜索中,我们是能知道用户在语音交互时的表达方式的,这个也是百度比较独特资源。所以综合上述两点,百度在语音服务方面应该还是很有优势的。 不光是把语音转为文字,而且更进一步转化为后面的需求。百度下了很大力气将搜索转化为服务,在业内其实也是这样,如果一家搜索公司做类似的事情,还是挺有优势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从Google到Google Home,从回答问题,到对内容的理解、服务的覆盖其实都是很不错的。
Google Home 还有一个关于产品方面的问题,大家知道,第三方厂商拿到亚马逊Alexa的技术授权很容易,但这么多的产品,难免会有一些质量不过关的会影响到用户体验,大家可能会迁怒于操作系统本身。百度在合作开发产品方面有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