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中老年人的消费升级是指,这个群体的消费习惯从保守变得开放,消费结构从关注基本需求变得注重娱乐、精神、和体验。同时,对于因为年龄、身体状况产生的需求,中老年人能够选择合适的服务。 文|邓痕痕 宗迪 编辑|苑伶 制图|宗迪 “凤凰传奇”与“小苹果”、“金条”与“低价旅游团”、“保健品”与“专属表情包”,几个毫不相关的词汇组合在一起,是否会让你想起一些极具画面感的场景以及场景背后的中老年人 ? 讨论了那么多新中产阶级的消费升级,我们想看看 2016 年中老年人身上是否也发生了消费升级。我们认为,中老年人的消费升级是指,这个群体的消费习惯从保守变得开放,消费结构从关注基本需求变得注重娱乐、精神、和体验。同时,对于因为年龄、身体状况产生的需求,中老年人能够选择合适的服务。 这种升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创业者发现了什么机会、遭遇过何种挑战,未来的趋势又在哪里? 兴许这篇文章能够让我们有个答案,亦或是一番思考。
中年人、老年人、老人儿女,到底谁在花钱?中老年人≠中年人+老年人 严格来说,中老年人并不是一个群体,如果说老年人过惯了苦日子,那么中年人正赶上改革开放的浪潮。他们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都有区别。 如果定位人群是45-59岁的中老年群体,需要深度思考智能科技/互联网与养老产业相结合的投资机会。因为这些人使用互联网,智能设备没有什么障碍, 这个人群的需求与发达国家中老年群体的需求相似,偏重休闲娱乐、旅游度假、健康养生。 如果定位人群在 60 岁以上,需主要依靠线下渠道开拓市场。这个人群更注重身边的服务体验,值得一提的是电视渠道,此前多家调查机构和互联网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传统电视媒体目前的主要观看人群是小孩与老年人群。电视对老人的意义,和网络对年轻人的意义一样,特别是智能电视的兴起,加入了更多服务体验和交互功能,为养老产品提供了新的商业模式。 孝心经济是个伪命题? 曾经有个应用叫慈祥猫,专门为年轻用户推荐买给父母的产品,但是创始人 David 很快发现这是个伪需求。 很多人会以为,从老年人口袋里掏钱难,掏儿女的钱则相对容易。这个假设也催生了去年年底到今年比较火爆的孝心经济。 但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呢?2016年年初,香港贸发局在内地 4 个主要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做了一个调查,调查显示,虽然很多子女都会说自己经常给父母买东西,老年人的购买的大多数都是由自己购买和支付的。 我们采访的创业者也表达了类似观点。美丽岛是一个渐进多焦点眼镜品牌,把老花镜和近视镜结合在一起,主打中高端中老年人群,据美丽岛介绍,在他们的客户中只有约1%的人由儿女为眼镜买单。中老年旅游项目老年惠负责也说,大部分参加旅游的老年人都是自己花钱。
上图是养老e周刊整理自阿里研究院的数据,可以看出 50 岁以下的淘宝用户中,90% 曾给 50 岁以上的老人购买过商品,但是其中 35.3% 的老人并不满意子女。而且,从支付宝亲情账户开通情况来看,儿女为父母买东西不是一个长期的行为。 中老年人的钱都去哪啦?微信红包是否能教会中老年人移动支付? 来自广州番禺区的刘三年(化名)今年 60 岁,他每天都在微信上浏览有关太极拳的内容。他是小区里的太极拳 KOL,小区里的拳友都叫他“刘老师”。他把自己打太极拳的视频录下来,发到群里去,群里的拳友纷纷赞美,让他感到很满足。 对于 55 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微信是他们使用智能手机的入口。也许你觉得教父母用智能手机很难,但其实很快,你就能看到他们在朋友圈和微信群里转发各种养生内容了。腾讯最近发布的 2016 年微信数据报告显示,在 6.5 亿月活跃用户中,55 岁以上用户占 1%(6500 万),这些老年用户日均发送消息次数 44 次,其中语音占 22%。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