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投后优势还是聚焦在垂直产业,在一个垂直行业深耕久了,对产业的理解和具备的战略资源就多。其次,我们有一个“超级合伙人制度”,引入行业资深人士与我们进行独家合作。他们基本都在行业有15年~20年的专业经验。目前我们有2位超级合伙人,分布在金融领域和互联网产品运营方面。 不惑之年看创新 小饭桌:以当下的视角回看10年前甚至更久,你觉得哪些事情交了学费,哪些是正确的选择? 陈文江:大方向上我没有特别遗憾的。但在出行领域上我觉得错过滴滴很可惜。 当时鼎晖在讨论这个案子,内部有各种争议的时候,我应该更坚定。之所以看好滴滴,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出行是和移动互联网最紧密关联的,智能手机的普及,最能够直接提升效率和用户体验的领域就是移动出行;二,滴滴的团队是当时做移动出行团队中最能打动我的,他们有使命感、前瞻性和超强执行力。 彼时,市场上不看好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监管问题,这类问题至今仍旧存在,但创新和变革就是一个和制度监管不断博弈的过程。我们坚信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东西,虽然道路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 行业监管的表象之下,需要思考的是深入的点在哪里,比如解决出行效率是对社会有意义的,其实也可以配合政务做好监管。当年也有人认为途家会面临监管,因为它将私人房子用于出租可能有安全隐患等等,遇到这些问题应该思考如何解决而不是被吓着。 另一个反对呼声是觉得从出租车切入看不到商业模式。出租车是国家管的,钱也是国家管,滴滴只做了一个出行匹配而已。当时很多投资人都觉得不靠谱,这些观点至今都有人说。 小饭桌:做投资20多年,有哪些问题至今仍旧困扰着你?你是怎么解决的? 陈文江:一方面,投资这个行业一直比较辛苦,职业特性决定这个行业没有边界、工作无法量化,并且随时面临各种各样的变化和挑战。如何高效分配时间、从中找到平衡,避免自己陷入过度焦虑、过度透支状态,都需要静下心去梳理和沉淀。 我的解决方法是,将工作重要程度排优先级,不能太贪心;此外,给自己留一点时间深度思考。 另一方面,投资行业的人往往想要提炼一个行业的投资规律,但又希望自己用开放和归零的心态去看创新,其实这两个也很难平衡,需要非常静心地修行和历练。 小饭桌:从最初做投资到现在,你的心态和性格发生了哪些变化? 陈文江:做这个行业的人比较挑剔,因为职业需要他/她一直思考其中有什么问题和陷阱,是否存在对商业模式致命的潜在隐患或不确定性。久而久之,投资这种职业特性让自己养成不断挑毛病的性格。 然而,对于创业投资,投资人看创新的东西时,又需要有开放的心态、一定的理想主义和积极拥抱变化的浪漫主义情怀,否则会觉得什么都不靠谱。 这些都需要投资人从中找到平衡。 文|小饭桌新媒体记者 周小燕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