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到早读课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数据可视化,是将数据信息以直观的图标、图形展示出来的一种表现形式。 数据可视化系统,只是我们通俗的说法,它其实是一种数据产品,核心是发挥数据的价值 去辅助用户更优的做决策。 面对这类产品,交互设计师的挑战之一是如何做到“简单和高效”。今天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简单 数据产品,最核心的信息元素是“数据”。 怎样简单的呈现数据信息呢?我们仍然可以沿用简约之上的四策略——转移、组织、隐藏、删除。 原则1:转移 转移,是为了把正确的功能,放到正确的平台或系统中。 比如,有个需求是展示广告位/运营位的数据,辅助运营同事根据数据情况调整它们的位置或图片素材。 产品提供的广告位/运营位的数据指标有:曝光量PV、点击量PV、点击率PV、曝光量UV、点击量UV、点击率UV。 这是PV和UV维度的关于“图片点击效果”的数据。那么,这些数据是否要全部展示给用户呢? 我们找到目标用户——运营人员,了解他们看数据的习惯、关注的数据,得知他们一般以PV维度的曝光量、点击量、点击率来评估运营位的效果,UV维度比较少关注。 所以,我们的处理方式是,将UV维度的数据进行“转移”,在另一个次要功能“导出数据”中体现。也就是,用户“导出数据”时,才会获得最完整的数据;在界面上,只展示PV维度的数据。 原则2:隐藏 隐藏的方式有几种: 1)渐进显示,核心的控制部件,为主流用户使用的,展示出来;扩展性的精确的控制部件,专家用户使用的,隐藏起来。 2)阶段展示,随着用户逐步深入界面,展示相应的内容,比如步骤向导。 3)适时出现,虽然隐藏功能,但是会在你需要时出现在合适的位置上。 4)提示和线索,将隐藏的功能处理的很优雅,让功能容易找到,放在哪里比做多大要重要很多。 举个例子: 某个需求是,让运营人员了解专题页面各个点击位的数据。不同点击位,用户关注的数据有所差异。头图、导航等组件主要关注点击和曝光;商品楼层、档期楼层除了关注点击和曝光,还会关注售卖情况。这些数据指标最少4个、最多9个。 设计难点在于,数据指标很多、点击位排版布局多样的情况下,如何展示数据,并体现数据与点击位的一一对应关系。 最终我们的方案是,点击位的图片上默认只显示一个默认的关键指标,鼠标滑过时显示完整的数据指标。考虑到不同的坑位用户关注的关键指标不同,支持切换展示在图片上的默认指标。 这也是运用了渐进显示、适时出现的隐藏方式。
原则3:组织 组织,是我们常用的一种原则,通过对信息进行归类,将相关的内容临近展示,并按照优先级来调整信息之间的顺序。 同样是以数据指标为例,产品给过来的指标可能是零散的、无关联的、无优先级的,那设计师需要去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它们的优先级,再对信息进行组织。 原则4:删除 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产品经理常常会想出各种功能,觉得这是用户需要的。但真的是这样吗? 作为交互设计师,我们也需要去了解需求的目标用户是谁,场景是什么,痛点是什么,痛点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所提出的功能、解决方案是否真的能从根本上解决用户的痛点。 避免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带来更多问题。 所以在承接需求时,要多问为什么,勇于去和各方讨论,规避、去掉伪需求。 二、高效 1、选择合适的可视化图表 最初接触数据可视化项目,会不自觉地陷入酷炫的图表中,希望选择柱状图、饼图等形式来呈现数据。 比如这样:
但越是追求形式的可视化,反倒越会陷入误区。 还是上面提到的例子,需求是展示广告位/运营位的数据,辅助运营同事根据数据情况调整它们的位置或图片素材。 A.最初的方案 用饼图、柱状图来体现点击率的数值。
柱状图,可以用来对比柱状图之间的大小、也可以看到变化趋势;环形图,通常用来表示百分占比。 两种图表方式,放在这里似乎合适。 但问题是什么呢?点击率的数值差别不大,且通常百分占比只有个位数,用环形图难以直观的体现差别,用柱状图也难以形成鲜明的对比。 B.优化方案 回到源头来想,图表的形式,只是为了服务于目标,最重要的是将用户关注的结论凸显出来,并不一定要用酷炫的样式。 对这个需求而言,用户的目标,是去了解同一个运营位,不同坑位之间图片的点击效果的差别。 重新分析各种可视化呈现方式的优劣,我发现表格虽简单但同样能达到效果。 所以,最终我采用了最普通的表格,将用户最为关注的点击率最高、最低的数字,分别用绿色、红色标注出来。
2、给用户结论,而不仅仅是数据 用户的行为是看数据,但目标并不是看数据本身,而是希望透过数据去得出某个结论,然后去指导后续的行为、更好的做决策。 所以,为了让用户更高效,atv,关键的一点是,去挖掘用户浏览数据背后的目标,给用户最终的结论。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