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只剩下最后三天,但回顾这一整年,口碑票房双收的成功国产电影似乎寥寥无几。尤其在年末多部大片扎堆之下,电影未达观众预期,这股失望的情绪反应在了“滔天”的恶评上。 而《中国电影报》将这种情况归咎于豆瓣、猫眼等评分网站,称这些平台上的恶评正在恶意伤害电影产业。这篇文章在被《人民日报》客户端转载后,关于《长城》《摆渡人》等电影的讨论再次甚嚣尘上。 去年12月,豆瓣创始人兼CEO阿北曾发表文章《豆瓣电影评分八问》,解释了豆瓣的评分机制算法逻辑,并称想要高分只有拍出好电影。这篇旧文昨日被网友重新翻出来,恰好是对《中国电影报》的正面回击,一时间在朋友圈形成刷屏之势。 下午,有关豆瓣和猫眼相关负责人因为“评分过低”被电影局约谈的传闻疯传,而猫眼“专业影评”功能在昨晚的悄悄下线似乎更是佐证了这一点。各类自媒体闻风而动,一边声讨广电总局,一边声援豆瓣猫眼,可谓群情激奋。 不过这种一边倒的情况在晚上得到了相对扭转:一是,电影局局长张宏森在朋友圈亲自辟谣,称电影局从未接触过豆瓣猫眼相关人员; 二是,人民日报评论发出一篇名为《中国电影,要有容得下“一星”的肚量》文章,驳斥了之前《中国电影报》的观点,并在评论区以“以此为准”四个字盖棺定论。 见证了今天一整天的舆论走向,此刻坐在电脑前码字的我也是百感交集。那么,近期围绕着《长城》、《摆渡人》等电影的恶评,而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到底该由谁埋单呢? 内容艺术性与大工业模式之争 好莱坞式电影一直是国产电影难以望其项背的“白月光”,但此次,作为首个吃螃蟹的张艺谋,其电影《长城》似乎让这种模式沦为了一粒“饭黏子”。 除开演员阵容不谈,《长城》的制作班底不可谓不豪华。 道具上,片中超过5000件武器、20000件道具,由获得五座奥斯卡奖杯的维塔工作室精心打造; 特效上,上古神兽“饕餮”,由打造过《星球大战》系列、《指环王》系列的全球顶尖视效团队工业光魔倾力设计、制作; 剧本上,编剧托尼?吉尔罗伊曾凭借创造票房奇迹的《谍影重重》系列荣获2次奥斯卡提名; 美术指导约翰?迈尔2次夺得奥斯卡、服装设计迈耶斯?鲁贝沃与詹姆斯?卡梅隆等多位知名导演合作过《阿凡达》《僵尸世界大战》《魔兽》等片。 这样的配置足见张艺谋与乐视影业的决心,但最后的结果却是故事老套,台词苍白,叙事缺乏内心刻画,从而导致人物形象与主旨要义都未立起来。美国主流价值观的那一套,硬生生嫁接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导致一种强烈的中不中、洋不洋的违和感。 跨国界电影的胜败归根结底还是价值观之间的较量。那为什么中国观众能接受美国电影的价值观,却无法接受它出现在中国电影中呢?归根结底还是具体操作上的文化隔阂,且不说美国编剧能否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单单说他是否了解“饕餮”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我不禁想起此前的一个前车之鉴——翻拍韩国《仁显王后的男人》的电视剧《相爱穿梭千年》,直播,这也是在中国电视剧领域的首次尝试,不仅仅是简单的买个版权,从导演、编剧到摄影、剪辑等全是《仁显王后的男人》的原班人马,在韩国每集制作完毕后将母带寄回长沙,得以在湖南卫视播出。 其结果比《长城》更为惨烈,被人诟病的演员演技、拖沓的剧情、耍流氓式的广告植入使其在口碑尽失的情况下,收视率始终在1以下徘徊。 看来,不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想要模仿他国先进的创作模式,一刀切的照搬是不实际的,如何撕开文化隔阂这层面纱、抓住最吸引观影群体的核心本质,将根植于中国观众心中的价值观传达出来是需要攻克的议题。 外行资本的非专业侵蚀 《摆渡人》的出现,适时地拯救了张艺谋和《长城》。它的恶评,直播,倒是背后的阿里影业难辞其咎。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