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11 月 27 日,优步 app 在中国停止服务,一个看起来一模一样的 app 取而代之。用户看不见的,是旧 app 所有的数据和后台都转移到一家名叫北京小桔科技的公司里。 换一个通俗的名字,它叫滴滴。 自此,成立仅仅 4 年的滴滴出行凭借超过 80% 的份额成为中国最大的出行类 app,它以近乎垄断的姿态接管了中国 400 个城市的网约车市场,覆盖 8 亿城市居民出行。每天,这个系统要完成 2000 万个订单——从乘客接单、分配订单、规划行程、导航一直到收款付款。
(图片来自:the New Economy) 滴滴出行——爱范儿 ifanRank 2016 年度公司之选。作为一家中国的商业公司,它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一二线城市人们的出行方式,还重塑了整个交通业的格局。无论从“市场竞争力”还是“影响力”这两个评选维度看,它都当之无愧。 一个意外的对手 最早的时候,滴滴和 Uber 并不在一条战线上。2012 年上线的时候,滴滴出行名叫“嘀嘀打车”,唯一的功能就是通过网络帮用户叫出租车,甚至连线上支付的功能都没有。而 Uber 在进入中国的一年里,都只是在北上广核心商圈铺了几辆高端的奥迪、宝马和奔驰,和大多数人的生活没什么关系。 程维后来回忆,“和快的合并后 3 个月,我们就投入战斗,本以为对手是易到,后来发现是 Uber。” 变化发生在 2014 年 8 月,Uber 在北京推出了试点非营利服务“人民优步”——通过大量招募私家车,对接乘客与车主之间进行“拼车”。巨大的私家车保有量以及前所未有的低价,让这个打着共享经济旗号的服务彻底搅动了市场,也完全改变了两家公司的商业路径。
(图片来自:newzilla) 作为对竞争对手的响应,滴滴火速上线了一款完全模仿“人民优步”的产品——滴滴快车,但快车业务上线实际上有一段曲折的经历。滴滴的策略是,先借助快的打车试运营一个名叫“一号快车”的业务,产品运营调试好再上线滴滴平台。 2016 年 5 月,滴滴快车正式上线,一场漫长而昂贵的大战就此开始。 尽管市场份额明显落后于滴滴,但 Uber 显示出了可怕的战斗力,他们第一个招数就是降价。 2015 年 3 月份,Uber 宣布人民优步降价 30%,一时间让无数北上广上班族逃离了公交车和地铁。接触过几家公司的投资人曾表示,如果按一个司机每周 85 单、工作 6 天算,仅一个司机,Uber 每周就将支出 6000 元,而司机的整体收入比原来扩大了 2-3 倍。在北京、上海等几个大型城市,Uber 订单量峰值一度超过滴滴的专车订单。 在快车刚上线的 9 天后,滴滴就宣布投入 10 亿元到快车业务的补贴上,第一轮的补贴便给予用户每周一两次 15 元免单机会。滴滴还根据时段对司机进行补贴,补贴额度大约在车费的 1.5—2.5 倍。
(程维与 Travis Kalanick,两个影响了全球网约车市场的创业者,图片来自:) 广撒网是滴滴团队的优势,由于在中国本土市场进行过数次激烈交锋,滴滴更熟悉本地市场规律和打法,各个城市的员工配置要比优步充沛得多。另外,产品和技术开发全部集中在北京总部,地方只要把相关的技术调节好就能上线,快车业务一周左右就能上线。 相比之下,Uber 采用的“精英小分队”模式,虽然更本地化,但不同城市间的合作和联动变得异常困难,无法调动全国性的资源,在品牌联合推广、合作伙伴谈判以及公关的处理上,都比较吃力。 在社交网络上,滴滴也形成了一个全国上下一气呵成的体系,并通过与微信的深度绑定极大地提高了用户触达滴滴的几率。微信钱包内置了滴滴出行的第三方服务,无需另外安装滴滴客户端也能直接通过微信打车;只要通过微信支付车费,用户就会自动关注滴滴出行服务号;在新浪微博中,滴滴出行的官微声量显然比 Uber 更大,截止至发稿时 Uber 中国官微仅有 18 万粉丝,而滴滴官微粉丝数量多达 191 万。 Uber 的处境就不是太好了,2015 年 12 月份针对 Uber 中国所有城市微信公众号的封禁更是让 Uber 从此失去了最重要的发声渠道,原本就无法形成规模的地方营销力量在遭遇删号风波后进一步被降级为“游击队”。
(在遭遇朋友圈删号后,Uber 火速制作了一系列讽刺此次事件的图片)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