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不了任何刚需、 技术上还存在不少提升空间(恰好这正是阻拦它真正走向普及的一道天堑)、 普及程度完全可以被忽视、 几乎是唯一优点的沉浸感还被人诟病会带来头晕的设备, 是完全没有理由让人们忽略门槛奋不顾身进行投入的。 我们上周报道过,讲述了深圳的创业者所经历的 VR 故事。多数情况下,VR 的剧本与更早的山寨机并没有太多出入,快速跟进、大批量出货,在市场变得水深火热后,用价格战再来一波血拼,边打边退。 朱晨叉曾在一个 VR 创业团队中任职,但在心底他仍旧深爱着 VR。他说,“现在做 VR 挣不到钱,挣到钱了再做 VR。”下面这篇文章是他从技术、应用等角度对这个“行业”的反思。 作者:朱晨叉 编辑:Hao Ying “管窥”是个贬义词。 抄起一根管去看墙上的斑点,色盲也能脑补出一只猎豹。如果脑中没豹,兴许能看成一位穿着豹纹内衣的美女也说不定。预设了 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是对某种行业的统称这个前提,那么给它套上多少层逻辑都不算“犯错”。躲在这个前提下,洋洋洒洒几千字其实很容易。 不过在我看来,VR 算不上是一个行业。 一 当代商业世界里,许多细分领域相比从前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而和传统的说辞不同,新兴词汇不断入侵人们的日常对话。这些词汇多数不属于同一位阶,比如数码 3C 和智能硬件有很大重叠,街边大妈眼中的 O2O,可能代表着整个互联网,也可能只对应送外卖这件事。 在对模式创新驾轻就熟的中国创业者眼中,新词汇不再是习语这么简单,它就是 LSD(迷幻药),瞬间带你进入虚幻的新世界。 《撕裂的末日》 所以一台看起来很酷的 Oculus Rift DK1 才会让人们产生“这就代表着一个伟大行业”的幻觉,不巧这个行业有个很好听的昵称叫 VR。于是在越来越多的人眼中,VR 就成为了一个行业的代名词。 率先将这些词汇写进教条中的那些人,动机可能还真是传教。 二 作为仿真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虚拟现实概念已经存在多年,涉及图像图形学等学科,应用在影视动画、游戏 CG 等数个领域。 和业内人士或者相关领域的专家聊聊 VR,话题一旦开始便会一发不可收拾: 输出设备方面会聊到光学设计、IMU 选型、显示屏分辨率等无数个难题,每个难题背后都是一连串故事;说到输入设备又是一次“月饼战争”——空间定位能到多少精度、Room scale 到底有没有必要、SLAM 你优化得怎么样了、inside-out 近几年有没有可能成熟…… 这只是围绕着终端设备的讨论,占整个概念版图里的比例微乎其微。 正是因为虚拟现实相关技术涉及的行业四散,所以对一个人而言其学术意义大于商业价值——毕竟每个细分行业自有其一套相对完善的逻辑,一套逻辑背后又隐藏着成本和风险,而过分追逐这种大而全的“机会”等于自掘坟墓。 每条路都是机会,开奖,等于没有机会。 三 聊聊细分领域。 我曾就职的一家 VR 公司归属于国内一家传媒巨头,背靠这颗大树获得了不少资源。在进行过全景直播、VR 影视等诸多尝试后,发现用VR 技术来平移影视内容是一条看似直白、实则过分直白的路。无论是大型演唱会直播,还是电影的宣发物料,在目前的时局下依然是看不见转化的自嗨行为。 自嗨过后复盘一下,发现与其忙着去拓展更多容易落地的项目,不如去研发内容生产工具,毕竟在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之前,开拓者们吃螃蟹试错的需求也是要被满足的。至于后续的细节此处按下不表。 你看,在大势面前,有时候退而求其次才能勉强生存下来。 《Bnawa Devil》 换个行业作为参照,也殊途同归。我熟识的另一家公司怀抱着一个挺不错的商业模式,面向的是中高端家具软装行业。虽然前期卖点是 VR 看房,但究其本质,其实是希望借着 VR 的东风去深耕垂直电商。绕一圈回来,VR 只是作为噱头而存在,核心逻辑面临着 VR 技术是否能帮助公司逼近核心模式、VR 是否会被普及、如果会的话公司能不能撑到那一天、撑到那一天了自己手里的垂直电商模式是否真能经得起市场验证等几大难题。 一家公司尚且如此患得患失,我实在不明白这热度是怎么保温到今天的。 衡量一个新兴行业的成熟度,看它除了 to VC 之外还能干什么正事儿是不二法则。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