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陈晓东先生,他所在的景林投资一直专注于投资产业互联网方向,投资的案例有中农网、有色网、易酒批等。在文中,陈晓东先生分享了他们一直以来投资观察该领域的心得,值得你花时间阅读。
就投资而言,我们一直有一个观点,要投资于变化,尤其是转型期结构性变化带来的投资机会,这是大机会所在。创业亦然,如果你能抓住一些结构性变化,就有机会做成一个大公司,结构性的变化是由多个要素驱动产生的,具体来讲,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合适的时机。如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行业利润率下降,这其实为创新和效率提升的业务/商业模式带来了机会。中国经济经过去几十年都是超高速发展,现在乃至未来5-10年将进入到5%左右的中高速增长阶段。驱动过往高速增长的红利因素在衰减,新的动力在形成,新旧动力交织的过程意味着很大的机遇。 以前大家跑得快的时候都是粗放式增长、业务优先,不太考虑效益和精细化运作。在经济下行、增速放缓、利润下降的情况下,大家会把更多精力放在提升效率的这个层面上。 第二,技术的演化。2015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6.88亿,渗透率超过50%,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基础设施和服务,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打破企业之间的信息孤岛,带来信息流(大规模交易和订单)、资金流(线上支付)、物流(在线协调调度)的快速实时流通。 在交易型B2B商业模式各关键环节的从业人员中,大量的终端老板、物流配送的司机通过手机进行下单、接单、服从调度,他们能够在这里实现非常迅速的、不受时空限制的信息流通和交互,这是技术层面的。 第三,人才的成熟度。我们观察到很多B2B平台的创始人都是70后和80后,这个群体有非常显著的特征。他们在产业里面有非常深的积累和沉淀,至少有10到20年的经验。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创业,如果没有对产业、行业的深刻理解和认识,是干不好这活的。另外70后和80后对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有比较开放的心态和足够的认知。 其实,产业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资讯和信息的撮合,打通了信息流;第二阶段,随着技术的普及,涉足线上交易服务,打通了资金流;第三阶段,就是围绕交易的线下供应链的整合。 综上,产业互联网发展由浅入深,由轻到重,随着移动互联网成为像水电一样的基础设施,许多万亿级的传统领域如快销品、农产品、钢铁、塑料、化工等领域分别跑出了像中商惠民、易酒批,美菜、中农网,找钢、钢联,找塑、快塑,摩贝等B2B平台。 而且基本上都是在行业供给过剩(至少是供给充分)、行业各环节专业分工较为成熟的大背景下,通过存量资源和供应链的整合,降低各个环节的重复建设,通过集合优化对原有供应链和流通体系进行重塑重构,从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创造价值,平台应运而生。 以上就是我们观察到的产业互联网兴起的大背景和大逻辑。 2 产业互联网创业的三个步骤 投资人看很多的行业和模式,总会试图从中抽象归纳出一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 从创业者的角度来看也是这样,如果你要取得一个较高的成功率,可以从这三个步骤来思考: 首先,你需要选择一个好的行业,并通过产业链价值分析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其次,你需要选对品类,并选择契合行业特性的打法和路径,构建合理的模式;第三,基于前述两点,你能尽早确立和不断优化单位经济模型,并通过管理团队的执行力以及组织能力的复制,使得你的创业走向成功。下面具体分享一下我们对这三个步骤的理解。 第一个步骤:选对行业,通过价值链分析寻找合适的切入点 几乎所有交易型的B2B平台都对应着一个「效率次优」的线下批发/交易市场原型,且几乎每一个品类几乎都具有重度垂直行业属性。 当然对于很多服务型的B2B平台,他们线下并不一定有这样一个原型在,但是因为他的存量供应是过剩的,作为下游B端的采购渠道是相对有限的,其寻找和匹配的效率低、成本高,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在向效率要效益的大背景下也应运而生了一些服务型B2B平台的机会。 选择行业需要考量的因素: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