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截图发错号:本来是在服务号的活动,但有些用户截完图就发到三节课订阅号去了,所以订阅号也需要准备一套标准话术来回复这些用户…… 2.回错关键字:有用户看到了结尾的方括号,就直接回复“入群方式”,这个词也应该加入特殊回复。(用户真的是不能被高估的……) 3.预期不清晰:“获得入群方式”这个说辞不能给用户准确预期——明明是报名听课,入群是个什么鬼?老子为什么要入群?这里会降低用户的安全感,从而降低用户参与的动机。 4.第一步其实能省掉:回复「海报」可以省略,因为服务号通过一些开发,其实是可以做到扫码关注后,同时弹出自动回复文案+海报的。这样的话,我们其实在下面直接让用户“转发上面的海报”就可以了。 感悟2:宣传就像XXOO,时长要够,要有节奏 上一次我通过课程来做拉新,是和知乎最帅的大V刘飞老师合作的《不考虑场景谈需求都是耍流氓》,那次宣传周期只有一天,主打的点是“转发即可入群与刘飞老师互动参与答疑”,当时我是周一启动宣传,结果周二就开课了,因此课程报名数据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 这一次,我做了两方面改进,一是宣传周期加长,提前一周启动宣传,并且专门选择了周一进行宣传启动——一般来说,周一恰逢一周开始,的用户学习动机是比较强的。而周末大家都在玩,学习类产品的传播会很差。 二则是,我比较清晰的提炼出来了很多价值点在传播过程中进行强调和放大,借此来提升转化率,比如:「50页PPT」「同群讨论」「导师答疑」等等。 第二阶段:推广上线 血泪一:反人类的用户参与流程 11月7日上午,小程序课程宣传正式启动。 这时,我们就发现了一个炒鸡炒鸡大的坑。 在此前,我们的基本预设的整个活动流程是这样的—— 1.了解课程信息; 2.转发课程信息; 3.完成报名,入群; 4.听课,愉快讨论,获取资料,愉快结束。 然而,实际在执行中,我们发现真实的整个流程是这样的—— 1.用户看到课程信息(比如海报或微信图文); 2.用户关注三节课服务号; 3.查看报名须知,领取海报; 4.用户转发海报; 5.用户把转发截图发回服务号; 6.用户得到一个入群链接; 7.用户通过此入群链接加入微信群; 8.群内公告给予用户课程报名链接; 9.用户完成课程报名; 10.开课时间到,用户前往听课; 11.课程结束…… 是的,你没有看错,整个过程粗略看起来,需要经历以上11步,这无疑是非常反人类的事情…… 然额,更可怕的是,如果把部分流程梳理得更细,其实它还会更加复杂,门槛更加高…… 比如说,关于“入群”这个部分,我们本次采用的是工具,它的逻辑是可以在用户完成相关操作后由机器人自动把用户拉入群中。 拉群工具页面截图 但,这个工具有这样一个规定:要使用它,用户必须要付费,最低一元。 于是,我们当时不得不设置了“1元”的入群费用,并承诺:课程结束后,所有大家提前交上来的费用我们会在群里通过红包的形式返还给大家。 回头看,这个环节,既造成了大量用户的流失——无疑,付费还是一件门槛很高的事情的,哪怕只是1块钱——同时,它又给用户心理造成了某些微妙的变化——一旦完成了付费,用户天然对你的要求、期待都会变得更高,容错性更小,哪怕只是1元,哪怕这1元最后会以群红包形式返还。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