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NgAgo引起的基因表达下调是一种普遍现象吗?作者分别测试了另外4个基因:ta, kdrl, lama1和flt1,用NgAgo和靶向这些基因的gRNA注射胚胎后,惊讶地发现四种情况都能看到基因表达下降。然而通过桑格测序,作者没有看到NgAgo引起ta基因的突变(基因编辑)。 韩春雨实验室报道的NgAgo的基因编辑作用是在37摄氏度的人类细胞中发生的,而斑马鱼的胚胎发育是在28.5摄氏度,那么NgAgo的基因编辑活性是否与温度有关呢?作者测试了在37度培养斑马鱼胚胎,发现NgAgo并不能引起fabp11a和ta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编辑)。更有趣的是,作者构建了三个根据结构域预测的NgAgo酶活性失活的突变体,针对fabp11a基因,发现它们仍然能够在斑马鱼胚胎中引起和野生型NgAgo效果相当的眼睛发育突变。经过测序检测,NgAgo失活突变体也不能在fabp11a基因上引起突变(基因编辑)。 进一步,作者发现用传统的morpholino介导的基因敲减技术去敲低fabp11a,能产生和NgAgo类似的表型和略低于NgAgo的效率。而用现在最流行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fabp11a基因上能得到高效的基因编辑,以及类似NgAgo引起的表型 。 最后,作者用去除了NgAgo可能活性位点的突变体做实验,依旧可以观察到基因敲低现象,作者猜测NgAgo是通过结合到目标基因上阻止基因转录,从而引起基因表达的降低,而不是通过基因编辑发挥基因敲低的作用。但是作者没有进一步的实验证据证明这一点。有意思的是,据《澎湃新闻》报道,北京大学孙育杰实验室发现,用NgAgo去做基因位点标记时,通过光学成像他们发现用NgAgo无法标示出端粒。孙育杰等据此认为NgAgo未必有结合和打开双链DNA的能力。因此NgAgo究竟是怎样发挥基因敲低的功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江苏南通大学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刘东,从事斑马鱼的血管生成研究。《细胞研究》由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主办,是目前国内影响因子最高的英文学术期刊。 声明 因系统故障,昨日《赛先生》错发文章版本,发现后立即删除。在此向受到影响的诸位科学家和广大订阅用户致以深深的歉意!今日发布的是文章的最终版本。 延伸阅读 ① ② ③ ④ 投稿、授权等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您可回复"年份+月份"(如201510),获取指定年月文章,或返回主页点击子菜单获取或搜索往期文章。
赛先生由百人传媒投资和创办,文小刚、刘克峰、颜宁三位国际著名科学家担任主编,告诉你正在发生的科学。上帝忘了给我们翅膀,于是,科学家带领我们飞翔。 微信号:iscientists ▲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