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观察 自2012年起,随着数量庞大的80后和90后进入婚育高峰期,中国开始进入久违的14岁以下人口正增长局面。“单独二胎”开放更是加速了这一趋势,预计2016年新生婴儿数量同比提升20%至2500万,为母婴消费市场爆发增长提供了足够的用户基础。 统计数据显示,新生代妈妈群体人均年消费范围在5000元至1.8万元左右,直播,以此推算,市场总量已超过2万亿元。根据CBME中国发布的《2015中国孕婴童产业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孕婴童产品消费国。伴随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我国母婴消费市场增速正逐年加快。 从“她经济”到“妈妈经济” “妈妈群体”是中国母婴消费市场的主力,这部分用户来自70/80/90三代女性人群,相比60后更懂互联网和依赖网购,相比95后购买能力较强,已成为是家庭消费的决策主力。 市场研究机构尼尔森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网购人群,数量达4.48亿。其中女性消费者占56%,而妈妈们又占据女性网购人群的65%。“我们发现一个很值得关注的数据,除了妈妈人群在网购人群中的体量越来越大外,网购购物频次和单次金额也高于整体网购人群,购物总金额更是比整体网购人群高40%,而妈妈网购清单也突破了奶粉尿片,已经扩展到为自己买、为家庭买的八大品类。” 也就是说,伴随70/80/90三代女性人群进入养育年龄,中国网购消费能力最强的群体正在从“她经济”升级到“妈妈经济”,用户购物三大需求:“购物、知识、情感”也在发生相应变化: 购物方面:年轻妈妈们对对商品品质,尤其奶粉、纸尿裤等标品上有更强烈的品质、安全需求; 情感方面:更加注重购物体验、商品口碑和售后服务; 知识方面:从以自身为主体,向围绕“家庭”、“孩子”为主题转移,目的性更为明显。 实际上,这三大需求是相互依存的,目标“妈妈人群”的企业都需要综合满足“三大需求”,任何单一模式都是伪命题。 “妈妈经济”不仅仅是“母婴经济” 主打母婴经济等垂直电商并非新概念,母婴的“新,很大原因就在于早期第一批母婴电商行业发展普遍短寿,其背后原因在于:妈妈用户周期短;偏重奶粉纸尿裤等毛利低的标品,烧钱不断,资金链容易断裂。而2014年兴起的移动母婴电商们正在尝试基于消费习惯洞察,改变商业模式固化思维。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母婴电商领导企业贝贝网提出的“妈妈经济”——围绕“妈妈人群”需求而扩散出的更大市场空间,并非是某一母婴品类的红海市场进和价格战升级,并且更侧重非标品。 从市场容量来看:预计到2017年为止,单纯母婴市场规模将达到3万亿,然而,若从“妈妈经济”的角度来看广义的母婴,基于妈妈自身、孩子、以及家庭购物需求,那么这将是一个细分但非常广阔的市场。 艾瑞近期发布的市场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2017年,美妆、女性服饰、家居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0.7万亿、3.2万亿、4.3万亿,“妈妈经济”市场容量将扩张至10万亿。 目前国内母婴电商市场“二八”格局初现,贝贝网作为领跑者优势非常明显。根据包括艾瑞、易观、Trustdata等研究机构以及腾讯应用宝、猎豹移动等应用市场所披露的数据,在一众母婴垂直细分电商平台中,贝贝网始终保持绝对优势保持行业第一,同时贝贝网以全年GMV 40亿元的耀眼成绩位居榜首。而与之相得益彰的是,其在成立至今不过两年的时间里,已经拥有了超5000 万的用户,预计2016年GMV将突破100亿元,迈上新台阶。 贝贝网进入母婴电商市场不过两年时间,但选择了最为合适的发展策略:相比在奶粉纸尿裤等标品饮鸩止渴式的烧钱价格战,贝贝网天生的电商基因带给了其清晰的商业模式,其主营更具有想象力的非标产品,占销售总额高达75%,美妆、女性服饰非母婴品类35%,预计再过一年左右时间将达到50%的销售占比,正是其对“妈妈经济”可行性的最好验证。未来,贝贝网的战略目标是成为围绕“妈妈经济”的家庭移动购物入口。 移动时代再突破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