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星巴克清河营南路店,去年5月,王斌(化名)买下一台汽车,成为了一名网约车司机。今年8月以来,网约车开始面临更多的行政审核和更少的补贴,王斌还没尝到多少甜头,现在却被推向去与留的十字路口。新京报记者 彭子洋 摄
武汉滴滴专车司机正在进行专车服务。他开着一辆奥迪Q3接乘客,收费却比的士还要便宜。 图/视觉中国 王斌现在有点茫然,不知何去何从。 去年5月,他以20万元的价格,买下了一辆黑色广汽本田轿车,成为一名全职网约车司机。 那正是网约车平台激战正酣、攻城略地的关键年份。滴滴、优步等几家网约车平台为了抢占市场,疯狂烧钱,大打补贴战。 王斌觉得自己的生活一下子变得金灿灿的——他从月薪五六千元的快递员,一跃变成月入两三万的中产。一不小心,就实现了阶层的跨越。 在北京,像王斌这样的网约车司机有9.5万,他们一度沉醉于分享经济带来的红利中。有人甚至觉得,自己就是雷军口中那只在风口里飞起来的猪。 但好景不长。今年春节后,王斌明显感觉到,补贴降低,收入断崖式下跌,每天还面临着被交管部门罚款的危险。他身边的朋友们陆续转行。 7月28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等七部门公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网约车获得合法地位,各地也将在11月1日前落实细则;8月1日,滴滴和优步宣布合并。 政策变化和垄断巨头酝酿诞生,这意味着,atv,网约车行业将面临更多的行政许可和更少的补贴。 在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出行方式和网约车司机的生活后,网约车野蛮生长的时代结束了。 王斌们还没来得及咀嚼分享经济的成果,又被推向了去与留的十字路口。 飞起来的“猪” 最近,王斌身边的朋友一个一个转行。 从8月中旬开始,网约车平台的奖励和补贴降低,以至可以忽略不计,但王斌还想再观望一下。 王斌是河南人,今年40岁,已经北漂快十年。妻子和三个孩子在老家,每个月都等着他挣钱养活。他没有别的手艺,自从买了车,生活就被绑在了上面。 9月22日,王斌特意换上白衬衣、深色西裤、黑皮鞋,去滴滴总部面试。这是成为滴滴认证专车司机的其中一环。获得认证后,他将会被系统优先派单,也更容易接到优质单。 根据即将施行的网约车新政,通过平台的认证后,他还要考取专门针对网约车的运输证和驾驶员证,才能成为一名合法的网约车司机。 去年,他刚加入网约车行业时,手续还相当简单。只要拿身份证和驾驶证在网约车平台上注册通过,当天就能上路运营。 网约车和传统出租车行业完全不同——网约车司机不用像出租车司机一样面对严格的准入管制,也不需要向出租车公司缴纳“份子钱”。 正是这样的自由、简单,吸引了大批尝鲜者。 最初,网约车平台们打出了“分享经济”的旗号,希望在大量闲置的车辆与庞大的出行需求之间建立桥梁。滴滴专车就曾打出“自由工作、更高收入、美好出行、你我共享”的广告来招募司机。 今年6月,滴滴还出版了名为《滴滴:分享经济改变中国》的书,介绍传统行业如何搭上分享经济的顺风车。前言里,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写道“分享经济浪潮,中国应引领世界”。 那时候,坊间到处都是关于网约车司机的财富神话——有司机连开48小时,挣了4000块;有媒体报道,一位杭州的网约车司机,用8个月时间,赚了80万。 所有的信息似乎都在告诉观望者,顺应互联网发展潮流,成为一名网约车司机吧,这份职业可以满足你对财富和自由的全部想象。 和大部分网约车司机一样,王斌是冲着“更高收入”去的。他辞去了快递员的工作,借钱买了一辆广汽本田,一头扎进了网约车司机大军。 优步是他最早接触的平台。当时,优步正在推行“每周拉满70单保底7000元”的奖励政策。做网约车司机的第一个礼拜,王斌就获得了7000元的流水——这比他当快递员时的月薪还要高2000元。 “终于找到挣钱的感觉了。”他第一次觉得,路边那些林立的大饭店,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走进去了”。 21岁的北京人金正宇比王斌早开半年网约车。他比王斌兴奋多了。从月薪1800块的实习厨师,摇身变成月入两三万的网约车司机。 “就好像在吃馒头,突然可以去吃金钱豹了,而且不是自助,是点餐的那种。”他说。 雷军说,只要站在风口,猪都可以飞起来。金正宇觉得,他就是那只猪。 拼命跑 王斌乐于看到平台之间开战。战场弥漫的硝烟,最后都会以各种形式,具化成司机们口袋里的一摞摞钞票。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