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张智雄表示,未来平台要提升审核能力。“国际的通行做法是,看论文作者、单位,论文合不合规,是不是研究型论文,后边的发布都要作者自己负责。我们会给他发布出去,让学术界进行争论到底怎么样。” 附:凡伟的声明 我是凡伟,我作如下声明: 我并非是云南大学物理系的学生,并不存在对云大物理系抹黑事件,签署云大物理系地址(另有内情)。 我对此次新闻事件对云大物理系造成的影响,深表歉意,不过,这将是积极的,当事件发生时,云南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院长戴本忠(主管学术)老师第一时间给我发了微信,一再协调撤销媒体所报新闻稿。戴老师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老师,有这样的院长,有对物理感兴趣的同学,你们尽管放心的报考云大物理系。 如果我的发现被科学共同体认可,我也会去云大物理系任教,我会把云大建成当代物理学的中心。 严格的说,我就是大家眼中的:“民科”! 我出生于1993.6,云南省宣威市的一个乡下农村,从小立志改变社会,初中时就立志考清华、留剑桥,并立志读书期间三不谈:不谈恋爱、不谈身边琐事、不谈金钱,并且也做到了。 踏入高中第一天,我就志在清华,但是读了几个月后,我就后悔了,在学校根本学不到任何有用的东西,整天就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完全是浪费时间,我痛恨极了应试教育制度,我感觉再这样下去,我就废了,离我的理想越来越远了,继续读下去,我会考上好的大学,找份好的工作,但是我的理想没法实现,整整经过几个星期的冷静思考,我决定退学自学。 因为当时我觉得:人生只有一次,如果我选择了安逸的现在,那么,老来那天我会后悔,但是如果我现在选择了梦想,即便最后没成功,我也曾为梦前行,人生无怨无悔。 所以我给自己取了一个座右铭:“人生在世终须死,不尽吾质怎肯修?” 我计划用10年的时间半工半学来学尽古今中外能用的所有,实际我泡了3年图书馆(在广州新华书城、昆明新知图书城、昆明市图书馆),自学了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心理学等等,物理学其实只是我其中学的一小块。 当时我最想做的事是“改变应试教育制度”,当我知道怎么去改的时候,我发现我没用话语权,因为平时好奇心毕竟强,比较善于思考问题,所以就想到要不搞份诺奖,等有话语权了就好改变“应试教育”了。 因为小时候对磁铁,还有摩擦起电现象比较好奇,所以就想到去解释这两个问题,因为这是物理学的基础,只要解释了,肯定能拿诺奖的。 后面我就自学了大学物理四大力学,因为一些想法在脑海里呈现时,当时就对教科书持有怀疑态度,一度产生厌学情绪情绪,好在在请教中科院第三任所长,郝柏林院士时,他发现了我的问题,极大的批评了我(让我看郎道10卷),让我找一张白纸把教科书都推导一遍,让我及时,悬崖勒马,后面我都照做了。 后来,我又看了费恩曼讲义,大学物理硕士研究生课程,博士研究生课程,虽然我不是科班出身,但是我还是系统的学习过物理学课程的。 为什么我要用云大物理系作为论文的通讯地址呢? 说多了都悲催,刚开始,我写出论文的时候(18岁),我拿去投稿,因为没有正规科研单位,人家看都不看就给退了,并且,学生投稿,需要导师签名,期刊和杂志社只认老师,不认学生的,更有,我发现,一个期刊和杂志社基本被主编和编委把持着,他们自己的人想怎么发布论文都行,圈外人是根本挤不进去的。 这个也源于中国大学的唯论文评选职称,大家一窝蜂的发论文凭职称,版面连圈里人都不够用,我们外行更就只能呵呵了。所以,我必须要有一个正规单位署名,因为我在昆明,后面就书上了云大物理系,署名云大物理系,并不是因为云大物理系名声大,属上方便提升自己。 另外,我投稿无用后,我就想到请教专家,所以,我就给全国各高校,科研所发邮件,我尝试过以普通科学爱好者身份去请教,当对方发现我是普通科学爱好者时,一下子就不理我,在潜意识里就是多年以后我才知道的学术歧视“民科”,我不知道我做错什么了,怎么就被歧视了? 还有,学术歧视,不仅在中国,国外也存在。 我先后投稿过国内外几乎所有相互学术期刊,被退稿差不多200多次,退稿理由都差不多。 1):不符合本刊的定位和要求。 2):不符合科学公认标准的标准。 3):违背了传统理论。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