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是很典型的陷入迷茫期了。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所谓生的希望,其实不仅仅是生命延续的那种生,有些事情是我们无法逆转的,但如果能让一个死刑人员放下他心里噎着的那些事儿,知道他生命中也有一两件有意义的事情,那也是一种重生。 比如说我管过好几个杀自己伴侣的,各种方式都有,用炸药、泼硫酸、碎尸等等。原因也不外乎伴侣出轨,或双方感情破裂。入狱后他们的状态高度一致,就是不悔罪,不求立功表现,甚至一审判死后不上诉。 我总是跟他们讲,感情不是工厂的生产线,你不能说你投入多少我就回报多少,我感受到多么不幸福,都要和你生活在一起。法律上没有这样的规定。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感情是什么,是妥协和付出,而不是索取和回报。 有一个贩毒的死刑人员,妻子要离婚,还要孩子的抚养权,他强烈拒绝。我劝他,是惩罚妻子重要,还是给孩子健康的环境重要?你从小缺的那些爱,希望孩子也缺吗?你把孩子给他妈妈,他以后想起你,只有爱,没有恨。因为你爱他,给了他重新生活的空间。他听了这话,很舒坦地就把孩子给了妻子,没了遗憾。 我管过的最年轻的死刑人员才19岁。2005年,他们一群人在公园里抢劫,专抢情侣,从山脚抢到山顶。深夜十二点正好遇到一个独自走路的少女,把她强行拉上车,轮奸至死,手段非常残忍。 我和他聊天,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一直在说,小时候上学他只有一支笔,姐姐把笔抢了,他就没法上学了,因此非常恨他姐姐。这能说明他没有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但是他犯下这样的重罪,绝不可能是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啊。 后来慢慢聊,聊家庭关系、伦理,他才有了歉疚,不把责任推给别人。我们必须让他知道,这事是他做错了。如果时间能重来,他可能不会再这样干了,这种忏悔的心态,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安慰。 每天早晨狱警上班,都要回放前一晚的监控视频。总是能看到,他们反复翻看家人的照片、信件,看完倒在一边,拿毛巾或被子蒙住头,流一晚上的泪。有时谈话,稍一提起家人,就有人眼圈发红。 真正到了最后几天,大多数人也都比较坦然了,毕竟之前有过那么长时间的心理建设。我们没有民间流传的所谓最后一顿饭、告别仪式、遗书之类的,刻意不给他们营造这种氛围。执行前有个临终会见,十几分钟时间,见了家人,他们除了哭还是哭。 人去了刑场,他们的遗物要留给家里。那些家里的来信,都已皱皱巴巴,边角磨得很脏很脏,那是读过百遍千遍的痕迹。信件和相片,是他们最珍贵的东西。在给家人的最后一封信里,他们总是写,爸妈,孩儿不孝,你们要注意身体。 直播,都会给狱警寄来感谢信。" width="546" height="409" align="middle" border="1" /> 很多改判后转到监狱服刑的死刑人员,都会给狱警寄来感谢信。从重从快,到少杀慎杀 有朋友建议过,让我把以前管死刑人员的点点滴滴、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可以写一本书了。这二十年,真是有很多故事,社会的、人性的、法律的…… 比如死刑政策,从以前的“不放过一个坏人”,变成了现在的“不冤枉一个好人”。从以前的从重从快,到现在的少杀慎杀。 我刚工作的时候,盗窃还是有被判死刑的。1997年我送走了最后一批盗窃判死的死刑人员。那时候不像现在,一切都很快,从一审判决下来到执行死刑,只需要半年时间。现在不一样了,至少是一年,多则两三年。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