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户口在山东,无北京户籍,需连续在北京缴纳公积金和社保满5年方有购房资格。2017年3月王磊已经连续缴纳60个月的个人所得税以及五险一金,同时,卖掉了山东的住房,准备在北京购买一处大房子。 “我在北京只能购买一套房,所以,我愿意倾我所有买一处大房子”。他说,去年底今年初他和妻子有空就在北京看房,主要目标是高品质的新楼盘。 今年3月,他看中了南二环边上的一处269平米的豪宅,并缴纳100万元排号,该楼盘4月初开盘。 然而,3·17新政之后,认房又认贷让他发现自己突然买不起一套房了,因为他的妻子在天津武清购买住房时曾有贷款,虽然现在已经还清,但依然算二套住房。为了获得一套房购买资格,他和妻子商量离婚,用王磊的名义购买,然而,很快3月24日新政再次出台,离婚一年内买房依然算二套。 如此一来,首付比例便由30%提高至80%,相应的首付款也从900万元飙涨至2400万元左右,“突然增加的1500万元我真是难以凑出来”。 4月初,该楼盘开盘在即,售楼处销售人员不断对其“劝退”,理由是“你没有足够的钱购买,后面排队的有钱人多的是”。 王磊告诉记者,他不得不放弃高品质别墅项目,转而寻找符合资格的房子,如果仍然没有合适的房源,宁愿继续等待。 卖房者 遇新政,“再住两年60平的房子” 与不少庆幸“逃离”的卖房者不同,家住丰台的张先生倒没遗憾未在“高点”逃离。 “我不算是刚需,非要现在换不可。”他告诉记者,“而且,富丰桥站的地铁明年就要修到家门口下面了。”他觉得,地铁一通,哪怕现在行情不好,“房子说什么都得涨。” 他告诉记者,自己看了位置再往南一些的一套房子,大概80平,“基本上是等价的”,后来又看了个更偏南的回迁盘。 新政前,张先生的算盘是:“我如果把现在这套房卖了的话,做个按揭,换这个回迁盘100平米左右的房子,大概手里还能剩个100万,而且按揭压力不大。” 新政前,他已经找了中介,不过新政一来,首付增加,只好在自己60平的房子里再住“两年”,不过“好在现在房子也有升值潜力。” 房企 坚守一二线or转战三四线,是个问题 在调控背景下,多数房企今年目标制定得保守与稳健。据克而瑞的统计数据,整体来看,2017年房企对外销售目标较2016年合同销售额增长均值仅为20%。 与此同时,坚守一二线还是转战三四线成了问题。 北京本次调整可谓是史上最严——然而反观开发商在北京的拿地情况来看,竞争情况依旧激烈,从竞争安置房面积到全部自持不准销售,各房企没有放弃在京拓展的态势。 对此,当代置业执行董事兼总裁张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既是因为北京是首都,也因为北京作为一线城市本身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强。 “企业要发展一定需要土地,虽然有很多开发限制因素,土地价格也基本侵蚀了开发利润,但在供给有限、需求仍比较旺盛的情况下,作为企业只能是先保证生存,而且进入北京市场的品牌、规模效益都是企业需要的。”张鹏说。 不过,他亦强调,未来北京市场有可能还会面临更加严苛的政策环境,企业如何确保销售及去化,如何寻找购买客户,如何继续在北京深耕拓展,都是不久之后即将面临的现实问题。 这一说法成为了开发商的共识。在采访中,新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欧阳捷亦指出,从2013年开始,房地产企业形成了回归一、二线城市的共识,但也就是从2013年开始,一、二线城市住宅用地供应逐年下降。“2016年上海房企中,只有不到10家企业拿到了2-4宗住宅用地,20余家房企只拿到1宗,有很多房企拿不到地。退出一二线城市是很多房企不得已的选择”。欧阳捷说。 在欧阳捷看来,全国性房企要保持业绩增长,只好向三、四线城市发展。在这些本地房企为主的三、四线城市,产品理念及品质档次相对落后,大型房企通过产品与服务的提升,打破市场原有格局,进而提高房价上涨预期,并触发一些地区的抢地大战。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