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书中,杨洁对自己的一生做了梳理,她情感热烈,喜欢用大量的感叹号。也不怕得罪人,在书中点名指出那些曾与她有过矛盾的人,或她不喜欢的人和事。 雒仁生担任这本自述的编辑,他发现,书中杨洁更多记录的是自己的艺术创作生涯。 生于1929年的杨洁,父亲杨伯恺是一位革命烈士。杨伯恺从小想把她培养成一名“专业革命家”,但她最终走上了艺术之路。 杨洁出生时,杨伯恺是大学教授,在上海办有辛垦书店,他认为学校对杨洁没用,便不让她上学。自此,杨洁便跟着父亲在家读书。 识字后,看书是她最大的乐趣。辛垦书店二楼是个仓库,堆积着各种各样的书,杨洁像个耗子一样爬在书堆上寻找读得懂的书。每次离开,都灰头土脸。 她比较感兴趣的是历史,尤其是古代史,因为里面有故事、人物,她当做故事来读。最钟爱的还是文艺,她喜欢小说,爱看电影,12岁时就熟背了《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词。而父亲给的那些政治书,“可真是太难啃了!”她在自述中写道。 杨洁的书桌正对着父亲的书桌,当父亲专心埋头写东西时,她就偷偷拉开抽屉,看喜欢的小说;父亲一抬头,她又赶紧把抽屉推进去,假装在读桌上的政治书籍。 15岁时,杨伯恺所在的华西日报社内住进了一批文艺界名人,是中华剧艺社的导演和演员,杨洁艳羡不已,瞒着父亲去看他们演戏。 她心里矛盾许久,跟父亲提出想参加剧艺社,却挨了一顿骂:“搞文艺?不可能!你的前途是去延安!去‘革命"。这次“抗争”失败,杨洁转身继续沉迷于她的小说世界。 没多久,她开始在《华西日报》上发表小说《禁闭室的女性》、《他有什么罪?》,前者源于她遇到一个女孩被打无人救助的真实经历,后者则由一个新警察因处罚官员违章车辆被开除的报道有感而发,杨伯恺最终让步,答应让女儿搞文艺去了。 原本写自述书,杨洁是写给王崇秋一个人看的。两人相识于上世纪60年代,1969年,杨洁不顾外界争议,与比自己小14岁的王崇秋结婚。 编辑雒仁生去找她之前,已经看过书稿,本以为这是个女汉子型的人,去了才发现是个特和蔼可亲的老人,“干事时可能比较冲动,但生活中还是温文尔雅的。” 《西游记》里的小白马,戏拍完后被送到无锡影视基地。杨洁后来特意去看那匹马,发现它又瘦又小又老,被挤到一边什么也吃不到。她跟影视基地讲:“这是个功臣,你们要好好照顾它。” 杨洁把这件事讲给林志谦的时候,眼眶都红了。《西游记》养过两只猴子,一只公的叫“永棍儿”,一只母的叫“小庆”。拍完戏,猴子被放到杭州动物园,杨洁特意去看。她告诉林志谦,她站在那儿喊“永棍儿”,它居然真的来了,就是样子比原来大了。 跟澎湃新闻记者回忆起杨洁,林志谦最先想到的词是“纯真”、“可爱”、“像小孩子”,“你跟她说什么,她都会相信。”这样的词在之后也频频被其他人提及。 杨洁家里有保姆,王崇秋说,有的人嘴巴甜,说家里穷,杨洁就把手机送给人家。她也被骗过,被骗了很生气,脾气很大。一旦谁骗了她,她就跟那个人“拜拜”了。 杨洁不会讲官话套话,有什么说什么,也不怕得罪谁。“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她是最幼稚的。”王崇秋说。 杨洁是在采景路上选定林志谦的。她形容林志谦豪侠仗义,有古代武侠人物的影子。初见他时,没聊两句,杨洁就被一位领导的秘书叫去看电影,她只好对林志谦说半小时后就回来。 林志谦原以为杨洁不会回来,就说“半个小时不回来,我就走。”没想到,20分钟不到,杨洁就回来了,她不仅没看电影,还直接请求领导对她拍摄《西游记》提供帮助。 在剧组时,林志谦喜欢用一种怪腔怪调叫她“杨导演”,捉弄她。杨洁也不生气,有时林志谦唱歌,声音比较大。杨洁就喊:“哎呀!吵死人,大叫驴!哎呀,吵死人,大叫驴!”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