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政在《人民的名义》中出演的关键角色——大风厂职工王文革
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热播,被部分观众称为史上尺度最大的反腐剧。 近日,《人民的名义》总监制、总发行人、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金盾影视中心主任李学政在接受澎湃新闻(香港开奖直播)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民的名义》剧本立项之后,广电总局电视司就开了一个研讨会,对周梅森的剧本高度评价,“成片在审的时候几乎没有改变,变的只有太过分的对话,基本上没大动。我们改的都是错别字和段落的调整。” 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金盾影视中心由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办公厅主管,是《人民的名义》的出品方之一。李学政本人还在该剧中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大风厂职工王文革。 “特别感谢最高检影视中心专职副主任范子文邀请我参加这个项目。”在接受采访时,李学政向澎湃新闻记者回忆了《人民的名义》呈现至观众眼前的全过程。 2014年底,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专职副主任范子文邀请著名政治小说作家周梅森,创作一部能够反映社会现实和当下形势的反腐题材电视剧,这也是《人民的名义》这部剧的缘起。 最高检影视中心牵头立项之下,经范子文邀请,李学政迅速参与到这部剧的筹备当中。部队影视中心的深度参与,让《人民的名义》也被赋予了军民融合成果的意义。 据了解,李学政曾在《人民的名义》资金最困难的时候,为剧组引入了上海利达影业和大盛国际两家投资方,在成片送审时,范子文、导演李路、编剧周梅森和李学政这“四架马车”,配合审查部门完成了复杂的审查工作。李学政还作为总发行人,主导了《人民的名义》落户湖南卫视的发行工作。 《人民的名义》的诞生,要重要的还是要感谢中央大力反腐的决心与成果,李学政表示。 《人民的名义》剧照,李学政饰演的王文革“最高检检查了两个多月,提出了几十条的修改意见” 按李学政的说法,《人民的名义》的送审还是比较顺利的。 “最高检检查了两个多月,提出了几十条的修改意见。广电总局有几十条的意见,也审了将近一个月。”李学政说,在送审中纪委时,“中纪委表现出了对最高检影视中心的极大支持,表示最高检的东西就让最高检来把关。”这样,省去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人民的名义》终于得以顺利播出。编剧周梅森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尺度之大不在官高,而是我们敢于面对当前的政治生态了” 被问及剧情是否参考了真实案例时,李学政对澎湃新闻直言:“当然,不然我们没有这样的胆量。” “那个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剧中角色为高育良),张越就是原型嘛,既当过公安厅厅长,又当过政法委书记。每一个人物几乎都有原型,包括后面的腐败分子,京州市的检察长,原来有个天津的检察长也是腐败掉了。”李学政提到的张越,是原中共河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2016年8月,最高检经过审查决定,以涉嫌受贿罪对张越立案侦查。 “有太多素材了,这还是得感谢党和政府反腐的决心。”李学政对澎湃新闻记者说。 至于有人质疑,《人民的名义》中警察的正面形象较少的现象,李学政对澎湃新闻记者强调,这个剧绝对不是在抹黑警察群体,这些持有争议意见的人还没有把整个剧看完。警察正面形象中,赵东来就是一个代表,“我可以剧透一下,未来的京州市检察院检察长,一把手,也是个腐败分子。” 曾有投资方合同都签了,结果没打钱毁约 虽有周梅森编剧这样的金字招牌,也有着最高检影视中心和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金盾影视中心的背书,但《人民的名义》最初仍遭到了不少资本的“冷落”。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该剧导演李路披露,拉投资的过程困难,许多大型国企都委婉或直接拒绝,开拍之后甚至还有2000万元没有到位,据央广网报道,有超过50家投资方表达了投资意向,但最终没有参与投资。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