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中国梦· 申城美”典型报道已逐渐成为上海媒体传播社会正能量的知名品牌,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欢迎。 从3月27日起,澎湃新闻将继续于每周一推出新一批的“中国梦· 申城美”典型报道。与往年所不同的是,在启动今年先进典型集中报道的同时,还将开设“身边典型”征集平台,向广大市民征集身边的先进典型,让基层涌现出的各类典型人物在“感动”你的同时,也感动更多的人。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起吊现场。本文图片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提供“当‘风四’成功发射、入轨、展开帆板、所有仪器投入工作的那一刻,我特别特别激动……”风云四号卫星总设计师、60后的董瑶海说,风云四号从正式立项到发射成功的这七年里,自己就像掉进了一个有数不清技术难关的大坑。 这颗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气象卫星,成功突破20余项重大关键技术,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2017年2月27日,中国气象局和国防科工局正式对外公布首批风云四号传回的云图,因为层次分明、纹理丰富,瞬间刷爆社交媒体。 在这背后是一支100多人的年轻而顽强的队伍——他们80%以上是第一次完整经历卫星研制发射全过程的85后、90后。 风云四号团队精度指标定在国际最高的“1个像素” 七年前,当中国宣布要在2016年前后发射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并达到欧美同期卫星水平时,国际上曾有声音——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国际上判断风云四号不可能在2016年发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图像定位与配准技术难以攻克。 “所谓图像定位与配准,就是专门解决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图像存在偏移、错位和图像抖动问题的关键技术。目前这项技术国际上仅美国掌握,欧洲、日本均依靠美国封闭式的技术支持。美国也是经过十几年研究,在多颗GOES系列卫星上持续改进,atv,才逐步掌握的。”董瑶海说。 他透露,风云四号卫星总体团队从概念研究阶段就着手进行技术攻关,但一开始总是不得要领,从预研到立项,近10年的时间,直至2009年,这支队伍才彻底把图像定位与配准的问题搞明白,把精度指标定在了国际最高的“1个像素”。 2009年,风云四号正式工程立项,在国际上首次将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和可以给大气做“CT”的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装载于同一颗卫星,但随之带来的微振动问题让团队很伤脑筋。 “美国人能研究出来,相信我们也一定能成功。”团队成员申军烽回忆说,立项后的一年里,他们阅读了上千份相关文献,最后唯一的收获就是一篇文章中一张简图和一段语焉不详的话。就从这样一张简图开始,用了1年时间,终于完成微振动问题的研究规划、关键难点、技术途径和实施方案,整星微振动抑制效率达90%以上,但申军烽的视力却从1.5降到了1.0。卫星研制人员在测量试验设备。 85后姐妹花连续实验不顾颜值 在“风云四号团队”这个100多人的团队里,80%以上是第一次完整经历卫星研制发射全过程的85后、90后。 刘瑞芳与孙永雪这对85后姐妹花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为验证风云四号的两个核心相机能否经受住太阳辐射造成的温升和干扰,她们承担了“全景重现真空状态下的太阳辐射”这一紧要任务。 当时上海正逢7月,炎炎夏日,刘瑞芳每天一大早就得穿上包裹严实的防护服、戴上防紫外线眼镜进到空间狭小的罐中,进行太阳模拟器的光路调试。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几乎都在接受太阳辐射的“炙烤”。爬出罐子时,双腿僵硬的她已是名副其实的“汗”人。 在罐外,负责调试工作的孙永雪则需裹上6公斤重的防爆服,冒着爆炸的风险蜷缩在灯室中,高电压、高电流、高热度的大功率氙灯让她吃尽了苦头。由于试验需要二人配合进行,她俩每天需十几个小时“保持通话”,为此两人的耳朵持续痛了一个星期。由于长时间受强紫外线照射,她们不仅眼睛酸胀,全身过敏起斑,原本清秀白皙的面颊也变黑、脱皮。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