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8日,政协榆林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民进榆林市委会提出榆林明长城存在的几点问题,榆林长城墙体及附属建筑大部分都用黄土夯筑而成,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墙体裸露在外,历经数百年的风蚀雨淋,许多长城遗址都出现了墙体裂隙,表面风化等病害;人类活动家居,使得榆林明长城目前有较好墙体的部分已不到20%,有明显可见遗址的部分已不到30%,50%以上已经消失殆尽。 民进榆林市委会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沿线群众保护意识不高,政府保护意识不够,对长城保护的管理技术落后,文物部门普遍存在着经费少、人手少的问题,《长城保护条例》要求将长城保护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执行中也成为一纸空文。 调查 88处长城遗址仅一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连日来,华商报记者走访榆林长城发现,其保护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大多数长城段落至今未被核定保护等级、未划定保护范围,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风雨侵蚀、人为破坏的情况频现。 据了解,榆林共有88处长城遗址,但仅有镇北台一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榆林城墙、保宁堡和波罗堡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1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余则根本没有保护单位。 “这现在就是一个土墩子,根本没有人管理,有时候周边的居民还在这里挖土。”在定边县一长城遗址旁居住的霍海江笑着说,长城保护需要政府和市民共同保护,但是政府单位措施不到位,市民的保护意识更是少之又少,致使破坏长城的事情时有发生。 榆林市长城资源的丰富遗存,使得长城保护的难题凸显,在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大规模开发建设的背景下,铁路、高速公路、地方道路等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为长城保护的首要威胁。 呼吁 从爱护长城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做起2006年榆林卫城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保留较完整的墙体有5455米,其中就包括了延绵2000余米的东城墙。虽经当地政府多处维修,仍有部分城墙残破不堪。 近日,榆林市文保部门一负责人接受华商报采访时表示,由于明城墙保护包含了多方利益冲突,是一个多部门交叉并含有多种矛盾的现实问题,这不是一个部门就能够办到的。 该负责人称,榆林卫城在政府远景规划中将全面恢复,沿城墙穴居的居民将会全部迁出,但目前尚无具体时间表。安置补偿等问题的争议没有解决,一种观点认为,城墙是古建筑,受法律保护,直播,城墙上挖的窑洞要补偿,没有法律依据。另外一种观点是,榆林卫城的破坏有其历史原因,不能苛责这些居民,补偿安置应该合情合理。 “对长城保护一定要有一个可操作的明确方案,对于长城沿线的居民如何安置、拆迁标准、保护范围以及保护资金来源等等都需要一个明确的措施。”该负责人表示,早从2005年开始,为了整体保护和提升榆林古城墙的魅力,榆林每年拿出钱来对榆林卫城城墙进行修缮,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此外,2012年5月,政府投资5500多万元启动了榆林卫城西城墙保护工程。 如今,面对这座伤痕满身的古老城墙,华商报在此呼吁,希望广大市民有自觉保护古城墙的意识,也希望社会都来关注万里长城的今天和未来,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爱护长城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做起,为长城保护事业捧上一份爱心。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