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是中国肖像摄影的黄金时代。《良友》画报除了抗战时期和个别特刊外,在二十多年间几乎每期都使用一张“名媛”肖像照作封面。一开始使用电影明星像胡蝶、周璇,后来使用了并非明星但气质优雅的“名媛”。 1930 s 王开照相馆 关紫兰肖像照民国之所以会有“名媛群体”,在于有一个自诩为贵族和文化嫡传的晚清以来的末世群体,他们不仅嫡传国学和琴棋书画,还开风气之先接受西方最新的文化。近些年盛行的民国热,也多少流露出人们的一种向往吧。 1922 -1928 天津鼎章照相馆 黎元洪站像 1930 s 吴稚晖肖像民国时期还有一大特征是流行“签名赠照”。这里放上一组民国政要的签名照,看阵势,他们不但比帅,还比谁的字写得好啊! 1900s 宝昌照相馆 端方戎装肖像照 银盐纸基 18x14cm 1920s 湖北省长何佩瑢签赠照1930 s 龙云戎装签赠照 1930 s 蒋介石戎装照 1932 -1937 上海光明照相馆 上海市长吴铁城签赠照 1933 -1935 张群签赠照 4新中国成立初期 一转眼,敢教日月换新天。 新中国成立后,j2开奖直播特意拍摄了一组文艺工作者肖像照片,他们中有京剧名角盖叫天、周信芳、言慧珠,电影演员秦怡,歌唱家周小燕,数学家苏步青,音乐家贺绿汀,作家周立波、老舍、张恨水,诗人臧克家、小说家赵树理等。 1950s 红线女 9.3x7.4cm 1950s 秦怡 12x9.3cm言慧珠 1957 贺绿汀 老舍 张恨水 赵树理 5二十世纪70年代 在不少人记忆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乎没有多少色彩。 1974年4月12日,法国作家罗兰·巴特随团抵达北京,落入他眼帘的第一幕是“年轻的军人:对一切都面无表情。微笑。” 时年59岁的罗兰·巴特看到的中国人肖像是“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