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台开奖现场直播 j2开奖直播报码现场
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 > 要闻 >

“潘家园”项目落户山西大同古城 将设三片区域(2)

时间:2017-02-22 22:07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手机看新闻 点击:
潘家园“鬼市”称谓由来已久,但究竟是如何得名?受到中国乃至全世界古玩爱好者和收藏者欢迎的潘家园古玩市场又是如何形成的,且看“鬼市”和潘家

  潘家园“鬼市”称谓由来已久,但究竟是如何得名?受到中国乃至全世界古玩爱好者和收藏者欢迎的潘家园古玩市场又是如何形成的,且看“鬼市”和潘家园市场的前世今生——

  从“鬼市”谈起

  清代中晚期后,北京自发形成“鬼市”。“鬼市”即夜间集市,至晓而散,又称“鬼市子”。北京城清朝未年“鬼市”极盛,早年间在德胜门外的“晓市”、崇文门外的“东晓市”,以及宣武门“夜市”等。

清代中国老集市 摄于1880年。 清代中国老集市 摄于1880年。 清代北京前门地摊。

  清代北京前门地摊。

  清朝从没落到灭亡及至之后几十年的政局动荡期间,开奖,满清皇室无论贵族遗老,或是丫鬟太监,为了养家糊口,就把家中祖传的,或是宫中偷出的宝贝,拿到市场地摊上去变卖。他们都是有头有脸的人,被人认出来是很丢面子的,于是为了避免碰到熟人,就趁着天刚蒙蒙亮的时候,用皮袄皮猴揣上古玩字画、到街边摆摊。亦有一些鸡鸣狗盗之徒,把窃来之物趁天黑卖出。朝廷沦陷后,偌大的北京城皇亲国戚无数,达官显贵遍地,都只能靠这个营生来养家糊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解放前的地摊文化——“鬼市”。

  来这里淘货、买货的人,也多是当时资产颇丰的有钱人。买封建遗老们的旧货,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所以他们也都乔装打扮、遮遮掩掩,提上灯笼或汽灯来,鬼鬼祟祟摸黑来看货交易。

  莹莹的光亮如同鬼火一样,罩着飘忽不定、来来往往、着装怪异的人群,就像传说中的冥界一样,充满了阴森的鬼气。“鬼市”“鬼吹灯”这样的名号也就逐渐叫响,传播开来了。此种“鬼市”,1949年北京解放之后绝迹了。 老北京地摊。 “潘家园”项目落户山西大同古城,将设书画玉器古玩三片区域

  老北京地摊。

  1985年在宣武门西侧的象来街出现过自发而集中的古玩地摊,经常遭到城市管理部门的驱散,商贩们先后辗转了几个地方,大约1989年,地摊市场逐步落脚到了潘家园。

  那时候潘家园一带大搞建设,很多的拆迁工地之间有一块三个足球场面积大小的平坦空地,暂时未被开发。每周末,来自北京、河北、天津、内蒙、东北等地的商贩就来这里,星期日凌晨挑灯叫卖,购销两旺,俗称“华威桥鬼市”。天津作为离北京最近的大都会,历史上自清朝末期天津开埠之后,很多达官显贵、皇亲国戚移居天津,古旧书存世较多,贩运到北京必经华威桥。

  时代变了,地点换了,但“鬼市”始终没有离开清末时发展起来的大方向,和以前一样包罗万象。

  起初市场规模不大,只有百余个摊位。买货的也只有百八十人,相互也都混个脸熟。后来市场也开始向西延伸,渐渐扩展到二三百个摊位。过去西边的大土坡上,山西、河南等地的古玩商贩开始在这里摆摊,与原本经营民间流散古玩生意的不同,土坡上的几十个地摊卖的是一些出土的陶瓷器和铜器小件。

  20世纪90年代,古玩市场的行情比较好,有些商贩半天的工夫,就能卖出二三百元,可若碰上执法查抄,一天就白忙了。所以,当时地摊上几乎没有大件古玩,多是玉雕、鼻烟壶、瓷盘、碗碟和花梨、紫檀、红木等小物件。小物件儿们收得快,容易逃跑。

  “鬼市”热闹的原因无外乎是货源的第一手性强、真货的比例较高、价格较便宜,这些地摊对收藏者来说是一块“风水宝地”,卖家往往是在地上铺一张报纸或一块塑料布,摆上几件古玩玉器、或真或假的古旧工艺品、旧书老报,然后便蹲在一边,只用眼睛余光扫视着行人,绝无高声叫卖的。买家则悄悄穿行于地摊之间,尤其是稍微内行一些的买家,即使看到自己中意的东西也绝少直接问价,而是“顾左右而环视”,假装外行人。在心理上,卖旧货古玩的人,希望将带的旧货在天亮之前能顺利卖出,天亮光线好了,城管工商也来了。而去买古旧物件的人,又生怕去晚了,好东西被别人买走。买家、卖家心理上的双重作用,造就了北京古旧货市场的鬼市。 从“鬼市”到“文化名片” 从“鬼市”到“文化名片”

  “鬼市”如何发展成为后来家喻户晓的“潘家园市场”?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